案例八
某女,30岁,职业医师,因惧怕花圈来临床心理科咨询与治疗。体检未见异常。心理咨询师与其认真协商后,双方(包括家属)签定了进行满灌疗法的协议。
在一间小的治疗室中,所有墙壁均粘上花圈图案,室内放有十个大花圈,中间桌上堆满小花圈。求助者进入治疗室内,呼吸加快,全身颤抖,手无举措。突然响起哀乐,她想退出,但门已关闭,只能呆在治疗室内。求助者企图远离花圈,但治疗室太小,花圈几乎碰到她,求助者喘息不止,大汗淋漓,跌坐在椅子上。40分钟后,颤抖减轻,呼吸渐渐平稳,虽一脸疲惫,但如释重负。
第二次治疗方法同上,但求助者几乎没有明显的情绪反应,植物性神经反应也大为减轻。
其后追踪显示,她已不再惧怕花圈。
多选:77.满灌疗法可称为( )疗法
(A)生物反馈 (B)冲击
(C)厌恶 (D)暴露
单选:78.满灌疗法适用于( )
(A)神经衰弱 (B)恐怖性神经症
(C)精神分裂症 (D)偏执性人格障碍
单选;79. 满灌疗法属于( )治疗
(A) 示范 (B)反馈
(C)剧烈 (D) 温柔
多选:80.实施满灌疗法过程中遇有( )情况应终止治疗。
(A)求助者无法忍受 (B)通气过度综合症
(C)情绪性晕厥 (D)家属提出取消治疗
单选:81.满灌疗法的机理是( )
(A)交互性抑制 (B)分化性抑制
(C)保护性抑制 (D)消退性抑制
多选:82.满灌疗法一般可实施( )
(A)2—4次 (C)8—10次
(C)1日1次 (D) 隔日次
多选:83.满灌疗法不适于( )
(A)儿童 (B)老人
(C)孕妇 (D)体弱者
单选:84.满灌疗法的准备工作不包括( )
(A) 使求助者处于放松状态
(B)选择强烈的刺激物
(C)布置治疗室,使求助者随时随地地感觉强烈的刺激物的存在
(D)准备应急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