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讲管理哲学的简约朴素、举重若轻,莫过于《道德经》讲民本思想的缜密、厚重,莫过于孟子;讲管理谋略的周详、应用,莫过于《孙子兵法》;讲管理的苛严、治理的杀伐之气,莫过于韩非子、申不害;讲兼爱、非攻,莫过于墨翟;讲管理的攻击性及其规避方法,即所谓的“纵横术”,莫过于鬼谷子;讲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自我修养,莫过于《论语》现代人用一大段话还解释不清的道理,古人几个字就解决了。可以说,仅仅是一个春秋战国时代,就为后世的中国管理——从价值形成到思辨力,从理论素养到操作技巧提供了足够的营养,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 然而因为年代久远,我们的祖先颠沛劳顿总结出的很多智慧已经随其面孔一同模糊在历史的深远处;又因为数千年来封建帝王眼中孜孜不倦的事业无非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家业,我们容易笼统而粗暴地盖棺论定“中国由来只有帝王权谋,没有管理思想”,而把管理轻率地从历史渊源中割裂开来。 但是许多企业的实践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经过“创造性转换”而形成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义利统一的企业伦理、竞争与和谐相统一的双赢模式、开拓创新的企业追求,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已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以人为本激励源自内心 正如孟子“民为贵”的思想,儒家文化是一种人本主义文化,它倡导克己奉公的工作作风、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兼收并蓄的实用理性,这些思想均与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相吻合。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中,这一“民本思想”经过创造性转换,也已形成“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试图把人从“经济人”提升为“社会人”,从“单一”的人提升为“全面”的人。 企业发展有三个基本问题企业是什么?企业为的是什么?企业发展靠什么?而人本管理做出的回答是:第一,“企业即人”。企业是人的集合体,因此管理应以人为中心,要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重要地位:而人的潜力也是无限的,能不能开发员工智力、挖掘员工潜力、提高员工素质,就成为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所在。第二,“企业为人”。办企业是为了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还是仅仅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是为了员工的发展与成长,还是把员工作为机器去使用?人本管理认为,办企业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同时也要满足员工的需要,“企业为人”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对立统一的。第三,“企业靠人”。人本管理认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主体是全体员工,办企业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 义利统—利润责任并重 被誉为“日本现代化之父”、“日本近代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一生提倡“义利双全”、“经济道德合一主义”。他在《论语与算盘》中提出“把现代化企业建立在算盘和论语的基础上”,这里的“算盘”是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论语”则是指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伦理观念,即现代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他认为“企业的利润,如不以仁义道德为基础而求得,则既不能永续,亦无法持久”。 企业伦理是企业经营的一种社会责任。诚然,企业只有获得利润才能生存。然而今天的企业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不仅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和社会风气。因此,企业对员工、顾客、股东和社会都承担着重要责任。 员工是企业内部的顾客,同时又为企业外部的顾客提供服务。企业只有首先让内部顾客满意,才能最终令外部顾客满意。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满意度的问题,一方面不断保障和提高员工的工作条件、基本工资和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建立起科学的激励机制,为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降低员工流动率和缺勤率,鼓励员工更好地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在对待顾客的伦理上,现代企业家越来越认识到,只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顾客需要,甚至损害顾客利益的行为,对企业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很多企业努力为顾客着想,他们缩减过度的广告费用来减轻顾客的负担、拒绝出售对顾客有害的产品、不做不实的促销,这些行动维护了企业的良好形象,赢得了顾客的信任,争取到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股东是企业的投资人和所有人,对企业负有责任,同时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企业行使经营管理权,同时对股东负有使其财产增值的责任,不能损害股东的权益。经营者应秉公处事,不虚报业绩,不隐藏盈余,使股东获得应有的红利,保证投资方对企业的信心,公司才能筹集到扩大发展所需的资金。 企业与社会的关系,犹如农作物与土壤的关系。农作物从土壤中吸取养分才能成长收获,但也必须给土壤回报肥料才能继续生存。企业从社会赚取利润,也要回馈社会,多做公益事业,改善社会风气,促进文化升级。相反,如果企业噪音扰民,排放有害废气废水,危害社区甚至整个社会,必将受到谴责,失去生存的外部环境。 合作竞争共获双赢境界 可以说,“双赢”模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与西方市场竞争理念相结合的产物。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有人强调“和谐高于一切”,有人提倡“竞争才能生存”,而实践证明,和谐与竞争的统一才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涩泽荣一就反对“商场如战场”的说法。在《论语与算盘》一书中,他提出,“战争必有胜败,一方因战胜而获利,另一方则肯定受损”,但是“商卖非商战”,商卖是在交易中双方获得利益,即“商卖的道德是使买者与卖者共得利益”。他还认为:“竞争是学习与进步之母”,但竞争有善意与恶意之分。善意竞争靠的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而恶意竞争则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利益。他的这些理论对实现市场经济下的有序竞争具有启发意义。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协作经济,是社会化专业协作的大生产,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运作中,竞争与协作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近年来,很多学者提倡“合作竞争”,提出了“竞合”概念、“双赢”模式,旨在说明企业之间团结合作,在竞争中共同创造价值,才能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共同取得前所未有的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生产企业与科研开发机构合作,与供应商、分销商联合,协同现代物流企业把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等现象,已经从实践上证明了这一点。 “竞合”概念也适用于企业内部。企业内部需要竞争,形成优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和奖优罚劣的分配机制,这样才能增强员工的创新和进取意识,使整个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样,企业内部也需要合作,从各经营单位、组织部门到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各道工序,无一不需要连续运作、协调统一、统筹规划,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成为一个实物与信息不断畅流的经营实体。 开拓创新永褒进取精神 儒家文化常被认为缺乏创新精神,但这并不 (阅读次数:
Version 2.3.3
Copyright © 2014-2016 588V.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