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自主创新的支撑点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7-10-26
科技创新要由人才来完成,是人与自然和智能人之间的精彩博弈。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依靠人才开发保障内生变量,甚至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一大优势。科技创新是人类的高智能劳动,人是科技创新的承载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主创新的实质是培养开发创新人才队伍,并通过人才的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转化,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的过程。创新人才对一个民族、国家以至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无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和成效,决定着我国在21世纪人类发展历史中的坐标和位置。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优势
是人才优势
据2005年统计,我国专利技术人才总量已达到4200万人左右,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研发人员达到十万人左右,居世界第二位。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总量达到2300万人,研究生接近100万人,人数规模已居世界第一。这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最大优势。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投入,高度重视人才的开发培养,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财富,把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富国,使我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强国。这是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

要高度重视研究、创新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的培养
尖子人才往往决定一个国家、一个研究机构、一支研究队伍的水平和实力。正因为这样,许多国家不惜一切代价网罗精英人才。我们现在的人才结构不合理。一般人才结构都呈宝塔型,但我们的宝塔塔底太大,塔身特短,塔尖人才奇缺,或者说专家不少“大家”少。目前我国高层次人才仅占人才总数的5.5%,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一般要占15%~20%左右。
我们对创新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和管理缺乏个性和特点。在培养方式上,往往采用传统的运动式的方法,“工程”满天飞,帽子层层戴。一个人才做出一点成绩,层层搞表扬,桂冠层层戴,横向的、纵向的,名气越来越大,会越来越多,专业越搞越少,这不是培养创新人才、拔尖人才,这是在扼杀尖子人才。在使用上,常常用党政干部标准来对待、评价创新尖子人才,出了科研成果,就要提拔为行政领导,以为这是对科技人才的重视。其实,恰恰抹杀了科技人才的特点,影响他们在攀登科技高峰上做出更大的成绩。在怎么对待创新人才的禀性、行为方面,也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吸取。创新就意味着与众不同,尖子人才的思维模式和心智活动有其独特的地方。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本来是创新人才的思维特点和优点,但是我们有些领导却往往不理解、不认同,喜欢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看待、管理创新人才。有些领导天天讲以感情留人,但他们往往不理解创新人才的感情和内省,甚至自觉不自觉地压抑他们的创造精神。我们应该认识和克服这些缺点,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成功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真正使创新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真正把精力放在刻苦钻研业务上,而不是“内耗”上,让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势如泉涌地迸发出来。

加快推进人才资源社会化
我们早就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但现行管理体制难以做到这一点。人才的单位所有、地区分割、所有制限制、户口制约等因素,造成人员难以流动。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迟迟不出台,造成事业单位机构臃肿而人员不能向企业流动。由于思想观念束缚,对民营企业就业也普遍不看好,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超编,民营企业人才严重缺乏,但两者难以相互调剂。
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事业单位搞科研、企业单位搞生产的体制格局,严重影响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开发,影响人才资源社会化和作用的发挥。我国专业技术人员,68.5%在事业单位,企业严重缺乏科技人员,影响技术开发。而国外恰恰相反,科技人员主要在企业,如印度68%的科技人员主要在企业,美国则在70%以上,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主要是在企业里完成的。
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改革现行人才管理体制,建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打破人才单位所有、部门所有、地区所有,变事业单位管理为社会管理,实现人才资源社会流动。要加快现有人才市场管理制度改革,在加强政府调控的同时,注意人才配置的市场化操作。特别是要注意发挥猎头公司的作用。我们真正需要的中高级和特殊人才,是不可能在人才市场和网络市场找到的,也不可能用政府调配的方法解决。只有通过受企业委托的猎头公司,作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艰苦细致的寻找,才能实现人岗的完美结合。要通过不断健全机制体制,更好地发现人才、网罗人才、挖掘人才。要坚持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发现更优秀的人才,用各种办法,促使他们更快成长,发挥更大的作用。

科学地管理、激励创新人才
第一,要创新激励机制,从满足高层次人才学习、工作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系统化原则,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实行有效激励。第二,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基于职业或岗位要求,发挥领军作用或带头作用;基于国家和公共利益的要求,发挥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第三,创造条件,提高高层次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对他们承担的重大科技攻关、工程项目和重要研究课题,应优先立项,并给予经费资助。第四,重视做好对高层次人才的情感联络和服务工作。第五,鼓励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在工作和生活上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各种形式的保障,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建设有利于自主创新、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
要想从根本上建立起有利于自主创新、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就要大胆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特别要解决影响发展全局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努力建立既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创新行为主体自身活力,又能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成为吸纳人才、培养使用人才的主体。要进一步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下放人事管理权限,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和保障发明者权益的政策措施。在人才的评价使用上,做到不讲关系讲标准,不问出身问学识,不重学历重能力,不论资格论水平,不看年龄看成果,形成一套以业绩为重点,由知识能力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提倡公开招考、职位竞岗、工作竞绩,把优秀创新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让创新成为一种社会习惯和自觉行为。
(作者都曌,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