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积仁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1955年 出生于辽宁丹东。
1987年 成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
1991年 创办东软。
2006年 东软软件园成为中国最大的软件园。
我们不会将过去的结果与我们的预见性和智慧完全联系在一起。我们对机会的把握能力与幸运和努力比较起来,只能让我们更冷静、更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一个十足的勇敢者、幸运者和扎实的实践者,与众多的没有走到今天的先行者、聪明者相比,我们做了一项超越自我能力的事业。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IT世界里,企业的寿命好似中国战争年代战士的平均寿命,大部分活不过30岁,故“三十而立”太晚,15岁以前“而立”,又不太容易。事实上,大部分企业到了10岁之后才刚刚逐渐明白应该做些什么,可以做些什么。
15年间,我们的销售收入和资产增长了几千倍,员工人数增长了几百倍……这些都是我们在创业之初根本无法想象的,我们幸运地品尝到了什么是“超越自我”的滋味,做了我们在创业初期根本想像不到的事情。
回顾过去的15年,“幸运”和“努力”是对我们活下来原因的最好诠释和总结。
大家都熟悉这样一句话:“所谓幸运,就是当机会来临时我已经准备好了”。而我们的幸运,却是在我们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来临的,我们凭借要生存、要发展的理想,当机会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一瞬间,就本能地紧紧地抓住了它,并从那一时刻起,努力地进行准备,防止机会从我们手中溜走。
我们就像搭上了一艘没有远航能力的小船,选择了航向后,在航行的过程中不断地造船,扩大它的容量和远航的能力,使更多的人可以搭上这艘船,并不断加入到造船的行列中。我们没有在风浪中沉没,也没有在造船中停止过航行,我们在生死的争斗中,培养了造船人与风浪搏斗的乐趣、能力和胆识。
幸运为我们的努力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我们大多数的付出都获得了满意的回报。这使得我们更加自信,更加努力,并有机会去为理想冒更大的风险,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过去,我们做对了什么?
找到务实的生存模式
创业时因为我们没有物质基础,所以从一开始就懂得了“创造生存空间是公司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并从实践中懂得了“务实”的商业价值,通过不断挖掘我们仅有的无形资产与外部机遇的结合,去不断寻找在弱势中成长的机会。
打破常规
我们不相信成功可以简单地拷贝,而相信只有不断将创新变成有效的行动才能获得成功。因此以突破常规和习惯来建立、发展我们的商业模式,以变化和速度在夹缝中寻找发展的空间,并勇于通过在重要时刻的冒险来不断改变我们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重视企业文化
我们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东软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宽容和信任,它使我们可以接受和尊重不同的个性,并为许多人的成长创造机会。我们坚信暴露矛盾是创造和谐的基础,我们的干部在员工和同事的宽容和信任下,从不懂管理、不知如何关心员工发展的技术骨干,逐步成长为合格的管理者,并明白了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关注细节
随着企业不断地成长,我们知道仅仅依靠概念或决策的正确是不能获得成功的,在某一个细小的环节发生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全局的失败,我们懂得关注细节是我们生存的基础。
从软件工程理论的实践,到ISO的质量运动、CMM过程和TCOE计划;从360度考核、平衡记分卡的人力资源管理和领导力发展,到公司治理机制和公司业务管理平台的完善,我们不断从基础和细节来提升公司管理的成熟度。
公司在规模不断扩大时,用可控的管理体系从细节上保证了企业运行的安全,并为控制风险奠定了基础。
对细节的关注,不仅仅是管理体制,还是文化,管理者对经营细节的关注,对每一位员工细致的关注,每个员工对做每件事细节的关注,使从领导到员工有了一个共同的语言,使我们的远大目标与口号有了支撑。
让我们自豪的是,在细节管理的实践中东软成长出一批优秀的注重细节的管理者团队,他们对细节的敏锐和控制是公司向规模化、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不断调整资本结构
我们将股东看成是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持者和合作者,并以此为出发点,不断调整公司的投资者结构,获得了东北大学、ALPINE、宝钢、东芝、PHILIPS、NOKIA等优秀的投资者,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和各种激励制度,建立了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机制,使员工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过去的15年间,在每一次公司发展的最关键的时候都获得了资本市场和股东的有力支持,使我们的组织和资本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有效的互动,公司的价值不断提升,并创造出越来越大的吸引资本的魅力。
国际化中求生存
国际化是东软为生存而进行的选择,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在国内软件行业中许多人对国际软件外包业务的发展执有偏见的重要时期,东软靠国际业务的收入支持了我们在国内业务的投入,平衡了长期战略与短期战略的利益冲突,对公司实施构造抗风险,并回避残酷竞争的稳定业务体系策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并为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际化不仅为我们带来了资本,还改变了我们的软件生产的质量和习惯,提高了员工的素质,降低了我们学习的成本,为我们今后的腾飞打下了基础。
前瞻性地发展技术与产品
在我们还弱小时,我们就愿意为未来的发展而主动投入,并且在实践中对市场的长期性、艰难性有深刻的认识,培养了前瞻性,使我们的许多产品都在市场没有到来之前就开始了准备。我们经受了来自于财务指标方面的压力,也经历过IT行业不景气的考验。我们以长远战略来发展业务的思考和行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竞争力,使得我们的许多收获来自于我们的坚持,来自于一些强势竞争对手的放弃。这种扎实、沉稳、不浮躁、不投机的作风在过去15年中国IT产业大起大落的氛围中是十分难得的。我们拒绝了诱惑,经受了市场对我们做事态度和判断力的考验,也在我们的客户中建立了更可信赖的形象。
未来,我们应做什么?
过去,是机会与努力使我们走到了今天,未来我们需要的是成熟、智慧与能力,我们面对着比我们创业时期多几百倍、上千倍的机会,要努力把握更多的机会给今天有准备的东软。
我们有机会比过去更快地融入到一个正在调整的价值体系中。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商业运行模式,企业正在不断为满足投资者和客户的需要来重新构造自己的组织。通过低成本的制造、低成本的服务、低成本的创新、低成本的运行来获得这个时代新的竞争能力和生存机会。而我们在过去15年中所创造的一切,使我们已经成为一个优秀的资源拥有者,我们会因此获得更多更快的发展机会。
东软要主动、迅速地融入到这个大趋势中,要在国际市场上经风雨、见世面、打江山,在低成本的创新方面表现我们的价值和能力。
东软“十五而立”,我们要走出我们熟悉的市场和思维。在局部市场成功的企业,不意味着一定会在全球市场成功,况且未来也不会再有局部的市场。不破不立,我们要冲破过去经验的束缚,站在全球市场的角度来看我们未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我们要更清楚地认知自己所处的环境,清醒地认识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短期做什么,长期做什么,要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
责任编辑:邓羊格
刘积仁心中的“四最”
您最钦佩的企业家是谁?
GE前总裁杰克·韦尔奇。
您最欣赏的企业是哪家?
星巴克。
15年里,对您触动最大的中西方管理著作(或思想)是什么?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使命,责任,实务》。
如果让您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您认为管理者最理想的心态是什么?
激情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