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敢问痛在何处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8-02-17

  雷竞友叹口气,狠狠把烟屁股摁在烟缸里,站起来,背上背包,向我伸出手来:“谢谢你。说了这些话,我心里轻松多了。要不,我会憋出病的!”
  
  形态四: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
  
  2001年,我曾去过广东某沿海城市的一家私营企业。当时,这家企业以加工、制造机电产品为主,年利润超过亿元。掌管这家企业的主要头头都姓潘,哥六个,这哥六个是亲叔伯兄弟。由于企业干得大,又成立了集团公司,在当地名声大震,人称六兄弟为“六剑客”。
  我只说几个数字:当时,企业占地面积30多万平米,气派的厂房大楼五栋,拥有工人万余人,可谓声名远播,实力雄厚。
  可是,红红火火的集团揭幕仪式过后,却是这“六剑客”互不服气、各执己见的开始。此后他们各吹各的调,把企业引向绝地……
  “六剑客”的主要矛盾有如下三点:
  矛盾一:理念不同,决策失误。有人主张打国内市场,有人主张打国际市场,各说其理,争执不下。没办法,才决定举手表决。可是,三比三,“六剑客”平分秋色,难以定夺。最后,他们一致同意:把现有资产、资金、技术、人员,也二一添作五,平分,分别作国际和国内市场。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分散,各算各的账,不能集中优势兵力,导致企业的两个市场双双陷于困境……
  
  矛盾二:人力资源短缺。在选拔企业中层干部上,“六剑客”中只有两人同意“不拘一格降人才”,另四位则认为只能在潘姓人或“嫡亲”中出,少数服从多数,企业在用人上一直“近亲繁殖”,排外严重,致使企业缺少活力。
  矛盾三:互不服气,各自为战。“六剑客”在重大决策上失误后,企业渐渐病入膏肓。这时,兄弟六人分歧越来越大,最后,他们竟谁也说服不了谁,由创业初期的“一分天下”,到后来的“两分天下”——令人惊骇的是,他们竟把个好端端的企业,六年后,瓜分为“六分天下”!
  2007年7月,当我再次来到这家企业时,我竟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当年那几栋高楼,早已易主,部分厂房还在。
  铁大门还在。可当年风光无限能自动伸缩的铁大门,如今已锈迹斑斑。高高的门垛子上,有几个洞眼。我知道,那里曾经挂一排被人们羡慕的象征着荣誉的牌匾。门垛子左边,竟还剩个锈成“铁色”的牌扁:广东省十佳民营企业。
  哪里见,央视“标王”(3.2亿元)秦池?曾记否,广告遍及中国城乡的“三株口服液”?还能不能想起来,曾经震动过整个中国的“沈阳飞龙”、广东太阳神、巨人、海鑫集团、赛博数码广场和活力28?
  他们留在地上歪歪斜斜的脚印,永远警示着后来人。
  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我国1000多家民营中小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5.7年。
  无独有偶,美国一所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显示,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3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4代及以后还在经营。麦肯锡咨询公司研究结论表明:家族企业中只有15%能延续三代以上。
  那么,家族企业为何短命?
  
  把脉篇:“卧底”太多,“圈外人”如覆薄冰
  
  “卧底”一词果然神秘,我查寻了1979年版的《辞海》,居然没有这一词条!
  难怪,谁是卧底?是谁的卧底?卧谁的底?在哪卧底?因何卧底?卧底多久?就是老牌的福尔摩斯、曾经噪动一时的戴笠、当代高手柯克勃,也不太容易搞清楚。
  我在另一辞书中查到:卧底,埋伏下来做内应。
  隐秘、复杂、多变、悬疑,还有股淡淡的火药味儿。
  在家族企业中,人们最敏感的一句话就是:“这里卧底太多。”
  虽然是个比喻,但,将敌我双方的计谋较量专用词汇,用在和平年代的企业间复杂的人际关系上,不禁令人脊背发麻,倒抽一口凉气。
  
  一、前列腺炎:“小报告”阴风四起
  沈阳浑南开发区。
  这是个充满活力、前景美妙的地方。因为有了她,白白流淌了千年万年的滔滔浑河,即将成为沈阳市的内河。两岸高楼林立,空中白鹤飞翔,河中游船荡漾,数桥通架南北,这里将成为中国北方最美丽的地方之一!
  四年前,佟长德来到这里,被某民营公司老板任命为总经理。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在一片荒芜之地,建起一座数十层高的大厦,开发了一大片可以与任何房地产商相媲美的商品房,还同北京某著名大学联合建了工厂。
  然而,就在我采访的两天前,佟长德已“净身出户”。除了工资,就连白给的别墅、股票,他都没要。
  他跟我说最多的一句话是:“前列腺炎!简直就是前列腺炎!”
  后来我才明白,佟长德是指老板天生“多疑”,除了“眼前”亲信的话,谁的话他都不信。可是,在这个集团公司里,到处都是他的亲信,他的卧底。佟长德说:“我开始不知道,什么‘卧底’、‘卧底’的,这都哪跟哪啊?挨得上吗?后来我才吃了苦头,那么多人背后盯着你,打小报告,根本就没法工作!”
  那个晴朗的傍晚,在沈阳高高的彩电塔旋转餐厅,我们不时眺望霓虹灿烂的城市夜景,不时小口品茗,倾听他的故事……
  过后,我统计一组数字:状告他的事件:19件。已被他发现的卧底:37人。状告事件被属实的为零。状告事件混浊不清并给他造成坏影响的:3件。
  
  
  二、脊椎症:人才,一步一榔头
  海南三亚。
  故事的发生地,离美丽的“鹿回头”风景区不远。我找到CEO老许时,他正一个人在办公室抽闷烟呢。
  当我提及这个话题,老许长叹一声,摇摇头,惨淡地笑笑,说:“难啊,我这总经理干的,唉,一步一榔头!”他的自述,我整理成如下这段文章——
  按说,老板对我不错。月薪八千,还给我买了三室的房子。来前,老板告诉我,你是总经理,生产和销售的事,你说了算。老板还对我说,给我抓狠点,咱认事不认人,不管是谁,都一视同仁!我想,老板待我不薄,又这样信任我,我一定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我先是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然后,我以制度管人,开始行使职权。不料,头一次处理人就闹砸啦。生产车间有个外号叫“大敢干”的,接连三次出次品,已经有两次警告了,可他还是不以为然,车间主任的话他全当成耳旁风。我找“大敢干”谈话,他也不当回事。我出示了制度规定,告诉他再出次品,我就辞退他。“大敢干”火了,用眼皮夹我一下,说:“哼,你敢!”
  我立刻让人力资源部下辞退“单子”。人力资源部长对我说,你……还是好好考虑考虑吧。我说,这还有什么考虑的?这样的人不辞退,工厂还能管理吗?人力资源部长还是那句话,你还是好好考虑考虑吧。都到这份上了,还考虑什么?我心想,难怪管理这么差,一揭两瞪眼的事都没人管!
  可是,当我把辞退单交给“大敢干”时,“大敢干”看都不看,一把撕了单子,扬长而去。副厂长、销售副总、财会总监、车间总管,都来给“大敢干”说情,我当然不同意。我当时还不知道,这些人都是老板亲戚,跟“大敢干”一个鼻孔出气,我跟这些人据理力争有用吗?就因为这事,他们全成了我的“对立面”,在后来的工作中,处处同我作对。
  就在我坚持执行辞退时,老板说话了。老板对我说,“大敢干”脾气不好,人还不坏。再说,他从前对企业做过贡献,再给他一次机会嘛!
  “大敢干”更加肆无忌禅,根本不把我看在眼里。还在工人当中造舆论,鼓动别人跟我对着干。并扬言:出了事我兜着!于是,许多人跟着起哄。
  在我一再要求下,老板终于同意不让“大敢干”在车间干了。但是,并没有辞退,而是让他上销售部,任部长助理。工作没干好,反而提升了,有这么干的吗?
  我再次找了老板。不料,老板对我说,哎呀,不就是个“小助理”嘛,有什么了不起?老板还对我说,老许啊,我很器重你啊。一个总经理,要心胸开阔,哪能盯在小事上不松口啊?后来我才知道,“大敢干”跟副厂长、销售副总、财会总监、车间总管都是亲戚。还因为,“大敢干”黑白两道都“有一套”。这下坏了,在他的“串连”下,一伙子人全给我“下绊子”。我抓生产,副厂长暗中“抵触”,还拉帮结伙,给我工作设置障碍;我安排销售,副总不及时回款,反而说我工作思路有问题;我联系进货,财务部说“没钱”。总之,我这个在美国有着六年企业实践经验的“空降CEO”,就因为是“外人”,处处被人“当球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