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龚家龙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8-03-18
  龚家龙出生在古城荆州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在家行二,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
  龚父是荆州市农科所的技术人员。据说,其父龚宗俊还是中国无籽西瓜的发明人之一。龚母是农学院的教师。
  龚家龙是家里唯一的儿子,本来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1969年,由于父母下放五七干校,15岁的他也不得不辍学去农村插队做了知青。
  
  聪明
  
  当年插队时的好友回忆,至今记忆犹新的是这样一件事:那时,龚是文艺宣传骨干,要给宣传小黑板刷生漆,刷生漆是一个技术活儿,当时请了公社的一个漆匠刷漆,龚家龙就在旁边看。等把工匠的工作程序看了一遍之后,他就说,我也会刷了。大家不信,他就像个熟练工匠一样从调漆、调色到粉刷,一样不落,刷出的效果与熟练工匠一模一样。
  从农村返城后,龚先是去了当时在荆州地区盐厂做司机,后来调荆州地区轻工业公司做司机,进而提升为车队队长。
  1988年,海南建省后,各地纷纷去那里建立开放窗口,荆州市地区行署在海南省海口市成立的办事处和海南龙海实业有限公司一个班子、两块牌子,龚家龙被调 任龙海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海南闯世界。
  “春江水暖鸭先知”,龚一到海南,他的聪明和机灵也立即大派用场,没有任何专业背景,凭借一股天生的机灵劲儿,他模仿别人建液化气站,倒腾冰箱,生产橡胶手套,搞加油站,收购上市公司。
  1988年成立荆州地区生产生活资料产品经销公司,成立不久,冰箱是紧俏品,他也没什么关系搞到。但他发现冰箱生产中需要大量化工原料,而国内供不上。他就委托外贸企业进口生产冰箱的化工原料,再到冰箱厂换冰箱。就这样,依靠做冰箱贸易赚到了第一桶金。
  在那个充满变化的年代里,龚家龙成了先觉者,用当时的流行话语说:“他成了商品经济的弄潮儿。”他很早就知道政府关系对他事业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龚广交朋友。
  天发做大以后,一度都是由政府出面说服龚去收购一些国有特困企业,帮助政府减负。而他是有求必应,无论多烂的企业,都收过来,然后自己想办法盘活。
  这也间接造成了天发此后的畸形膨胀。在天发下属,各行各业,企业林立。
  
  义气
  
  《英才》记者接触了几个与龚旧识的朋友,他们异口同声的评价龚:够朋友,待人诚心。
  龚家龙待人以诚不光是对上,对下属求到他的事情,他也都尽力去办。从子女入学,毕业分配等等琐事,他都尽力而为。
  “出手大方,从不两面三刀”,一位多年的朋友这样评价他。
  至于说上面的关系,他更是梳理的井井有条。尽管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他远走北京搞长联石油,但这期间天发在荆州还能稳步发展,都拜他多年来所搭建的深厚人脉。
  
  粗放
  
  “他每天都是后半夜2点睡,早7点就起床,其它时间几乎都在工作、开会。他没有任何业余爱好,是个地道的工作狂。50岁的年纪就已经糖尿病和胃病很严重了。”他手下一位原来的副总感慨道。
  “成功者都是偏执狂”,这个评语也适用于龚。他的一位近友告诉《英才》记者,“他是小钱斤斤计较,大钱大手大脚。在公司内部管理上,几千元也要亲自批,后来他去了北京,管理费用开支巨大。他始终遥控着荆州,不放心交给别人管。而在外面,几乎每一处业务或法律事务都重复请中介机构,费用动则几十万,他也不在乎。公司管理一直都是粗放式的。”
  他的敬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事必躬亲的性格。天发的权力几乎全部集中在龚家龙的一人手中,即使他远在北京,天发的一些超过3000元开销,也都要他亲自点头、签字。
  “说到底,还是产权问题。龚家龙不止一次关心这个问题的解决。然而善于模仿的他至今也没有找到一个学习的榜样,自己摸索着解决,却无意间触碰了高压线,最终还是因为产权问题说不清”。一位跟随龚多年的朋友如是说。
  
  敢为
  
  “龚家龙是个英雄,即使倒了,他也是英雄”,他的属下激动地说。
  如果把英雄定义为敢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话,那龚家龙的确算是一个悲情英雄。一呼百应地扯起全国民营石油大联盟的大旗;率团以民营企业家的身份前往全亚洲都瞩目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本石油港口参与港口建设的竞标,并成为巴总统穆沙拉夫的私人经济顾问;几下中东与沙特石油财团共同筹建黄石石油城。这些敢为天下先的事都是龚一个人的力量完成的。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崛起,而崛起的方式又埋藏着巨大的风险。尽管他时时警惕这个风险,时时注意规避,但是,产权的硬伤还是在捅破窗户纸的一刻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