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人不知道他们的优势何在。如果你问他们,他们就会呆呆地看着你,或文不对题地大谈具体知识。事实证明,几十年后,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仍然很茫然。
——彼得·德鲁克
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决定其盛水量的并非是最长的那块木板或全部木板长度的平均值,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木桶盛水量,要下功夫加长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
这就是所谓“木桶理论”也即“木桶定律”。
“木桶理论”在传播这样一种观念:每个人都要去寻找那块制约自己发展的最短木板并将它迅速补齐,否则它就会给你带来损失,使你变得毫无价值。
你认为它是否正确?你会用它来指导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吗?你在自觉的或不自觉的受它的影响吗?
“木桶理论”仍在风行一时。在它貌似正确结论的迷惑下,我们看到无数人开始努力的去寻找自己的短板,并拼命的去加以修补、加长……以期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成长为一个通才。愿望是好的,但这不代表努力的方向也是正确的。事实上,真正的短板在哪里?补齐的标准又是什么?能补得齐吗?那长板呢,那让我们与众不同的长板又被扔到哪里去了呢?
在职业选择时,我们常常会有一种“我不够优秀”的意识在暗自作怪。因为不够优秀,所以开始尽情的否定自己,心理的阴影便会吞噬自身的光。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子,从事文职工作,个人感觉她开朗、活泼,我看不出她有什么不好,可是她告诉我,她为她不像其他的同事那样沉稳、冷静而感到自卑。我说这跟你的职业有关系吗?谁认为好秘书就一定是内向的人才能担当?可是她仍然将优势视为短板,并耿耿于怀的要去改变它,尽管不无艰难。我常有感这个优秀的女孩子为什么非要在心里为自己选一面这样的镜子?比较的对象不对等、标准不统一,结果更是无意义。我不知道还有多少同龄人在做这样无用的比较,还在用这样的结果去指导自己的职业与人生。
大多数世界五百强的择才观念里都有一种认识,就是要去寻找有不同创造力表现形式的人才来适应企业不断的变展,有些公司更是将招收不同性格类型的员工作为基本的人力资源政策。而这些来源首先需要员工个人要有自信的建立与自我的发现,一种与众不同的个人性格特质、思维观念、行为模式最大化后所带来的生产力。
让我们将关注的目光转回自身。
性格、兴趣、能力、气质是决定职业选择与发展的四种力量,这四种力量是伴随着我们成长的过程一起形成的,且在不断发展,而这些所带来的每个人不同的职业潜质与特质也是千差万别,大相径庭。虽能捕捉,但很难改变。每个人的自身特质所带来的长板别人是很难模仿,更无法复制。
所以,无论你是外向型的热情大方,还是内向型的细致沉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认识到什么是你的特点而不是短板,你能否从你的特点寻找出优势并强化它们,因为只有优势才是我们进步的最大机会,而不是所谓的短板。在人才竞争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我们在每个领域里面都会都碰到这个领域非常强的高手。我们有必要问一下自己,当我们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都考100分时,要去问自己哪些方面能考60分,哪些方面要考100分?我们怎样用差异化的策略去拥有自己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为获得这种能力我们应做哪些方面的学习与努力?(当然这里面有个潜在的命题是我们究竟要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世界上没有所有木板都一样长的完美木桶。这样的木桶,只存在于理论当中。从职业生涯与个人匹配来看,没有不会发光的金子,只有放错了地方的珍珠。要明白只有跟别人不同,我们才有可能冒出头来,脱颖而出。
作者单位:TCL空调器(武汉)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