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管理之学院化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7-11-30
  做为学院派的知名企业家,他打破了传统的人力资源发展模式和人力资源被组织隔离的局面,将发展人从企业本身发展到企业的外部,建立了互动的人力资源发展系统,并把这种发展模式作为了企业发展的基石。
  
  
  爽约梦想缔造东软
  
  刘积仁出生在辽宁丹东,年少时的他是个“全能型选手”,能吹笛子、拉二胡、小提琴、京胡、弹吉他,他说,只要带响的我都能来几下;他能画画,“房间里画满了英雄人物的头像”;他喜欢木刻,自己刻了100多个毛泽东头像;他把铁板打磨成匕首,自己铸模用铁水做铁手枪、步枪……
  刘积仁说,如果真能让他自己选择的话,那么当年他也许会选择音乐系或者美术系,将来成为一个艺术家。然而,处在那个时代,一个人对自己的命运没有更多的主动权。
  中学毕业后,刘积仁在丹东当地的钢铁公司待了4年。他做过煤气救护工,当过电影放映员,也在工会搞过美术摄影。在这期间,刘积仁常常抽空自学高等数学和英语。“四人帮”倒台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刘积仁考上了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
  1986年,刘积仁在导师李华天的推荐下,赴美国国家标准局计算机研究院计算机系统国家实验室留学,成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
  毕业后,刘积仁留在东北大学任教,33岁的他成了中国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刘积仁说,在美国那段学习经历带给他最重要的是一种全新的观念,直接引导他后来走上创办企业的道路。他当时在美国国家标准局(NBS)计算机研究所做博士论文。他看到在美国,当工业界试图建立一种新标准的时候,科研机构就拿自己的研究或成果与工业界合作。教授和工业界、政府合作紧密,一项科研成果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成为产品,大规模的生产也能推动科研的进一步进行。而在当时,国内科研还不注重成果的实用价值、市场价值,国内高校开发出来的科研成果大多束之高阁。
  刘积仁说,他回国后非常希望能办一个新型的研究所,让科研与产业结合得更加密切。他那时的想法很简单:有了更多的资金,进一步推进科研。刘积仁坦言:1987年当他拿到计算机应用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第一个博士,而后又被破格提升为教授的时候,他是一心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和专家。然而没想到的是,命运又和他开了一次玩笑,希望成为学者的刘积仁却意外走上了商业人生的道路,而且一发不可收。
  1991年,日本阿尔派株式会社到中国考察,希望找到一个研究团体承接汽车内部的软件系统。刘积仁认准这是个机会,便特意去了趟日本进行“路演”。当看到阿尔派有意向时,刘积仁咬着牙开了一个天价:30万美元!没想到对方一口答应,倒让刘积仁有些措手不及。
  同年,刘积仁与阿尔派组建了东大阿尔派软件研究所;1992年又以在中国开发的电力、电信业务项目和软件产品为主营业务成立了另外一家公司;1993年将两家公司合并建立了一个股份制的企业,东软公司的运转机制走上了正轨。1996年,东软上市,此时的刘积仁已经离科研越来越远了,正如同他书架上的书,专业书籍在慢慢靠后,不断增加的是公司财务、公司治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
  现在,东软是中国领先的软件与解决方案提供商。面向软件与服务、医疗系统、IT教育与培训等领域,公司建立了相互促进的三个业务群组。东软拥有员工10000余名,在沈阳、大连、成都和南海建有东软软件园,构造研发和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在中国40多个城市设立销售和服务网络,在美国、日本设有分公司。目前东软在中国国内拥有8000多家大型企事业客户,在电信、社保、企业、电力、烟草、网络安全等重要领域具有领先的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东软也是中国最大的离岸软件外包业务提供商,软件外包收入超过1亿美元,连续数年稳坐中国外包第一的宝座。同时东软集团也成为了第一个达到万人级的中国软件企业。
  刘积仁也因此被《华尔街日报》称为“中国软件业的脊梁”。
  
  投资教育 但不培养科学家
  
  “人才”二字,在软件行业被提了又提。当所有的专家、学者、软件从业人员在理论上强调又强调中国软件人才的缺口和问题时,由刘积仁一手创办的“东软信息学院”已经成为了东北大学的一个下属学院,并且拥有硕士授予资格。
  一位业内长期观察东软发展的人士说:“刘积仁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他还在创业期间就已经将人才培训列入企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并投入那么多建立一个学校,这是很多人所看不到的。”
  刘积仁说,1998年东软和大连亿达集团一起,为软件工程师建立生活和工作基地——学清园。而学清园的前身是东软的一个软件工程师公寓,当时主要是为了方便沈阳外派的工作人员住宿。而东软另外一个当时被用做孵化器的公寓,后来也成为了大连软件园的孵化器。随着东软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入住和公寓楼的修建,亿达集团修建起了要凭“文凭”打折的学清园。“当时,院士买房有很高的折扣,然后按博士、硕士、学士往下排。”刘积仁说道。虽然是企业行为,但是在无形中吸引了最初建设大连软件园以及东软软件园的人才。后来,东软利用亿达提供的配套硬件设施开始办学。在越来越多出入的软件工程师和学生的带动下,周围的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东软信息学院的成功,吸引的不仅仅是学生、工程师,在看到了大量具有实用技能的人才集中在大连软件园后,国外的企业也纷纷探头进来。继最初的日韩企业后,欧美的企业也将自己的外包中心或者后台业务搬到了大连软件园,不仅和东软成为了邻居,还和东软有不同程度上的业务合作。“教育培训——人才——生意”的模式,让东软有了业界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优势。
  
  “目前我国的教育系统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是科技前沿教育;一是实用性的高等教育。”身为东北大学教授的刘积仁对于“教育”二字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我国软件行业的人才瓶颈不光体现在数量的缺口上,实际上,我国每年可以培养出大量的软件人才,主要的问题应该是和市场的匹配度的问题。刘积仁喜欢用《大连日报》广告版上大量的软件人才招聘广告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我们每年培养出来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和企业之间不能很好地对口,这就是匹配的问题”。
  所以,当刘积仁自己开始办学的时候,“实用”成了其理念。他说,办学不是要试图培养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和大学教授,而是要为学生创造价值,为其家人负责,为社会负责,不要让他们成为社会的“库存”,找不到工作。
  对于如何才能将中国巨大的人口资源发展成为巨大的人力资源?刘积仁认为,首先是要改变教育方式,让教育更具时代特征,用更快速、更实用化的方式来培训,让学生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东软的未来很重要。刘积仁说,他并没有把东软信息学院的这种教育模式看成是传统教育,而是将其看成产业布局,看成发展中国软件业的手段和工具。
  
  发展人——尊重人——成功留住人
  
  21世纪是经济社会,这不仅需要企业家所做的产品跟市场结合起来,还需要企业家去承认别人的价值,并与个人的回报直接联系起来。
  刘积仁的用人原则是将行为和结果挂钩,一不比学历,二不比发表了多少论文。公司主要看个人贡献出来的东西在市场上有多大的回报。当然这个回报可能是长期或短期的,这样就会在他们的心中形成一种意识:我做的产品必须要跟市场这个链条结合起来,客户不承认的产品可能是没有价值的东西。
  当这些人创造出来业绩时,东软基本上按照业绩来分配。公司有一套很完善的奖励体制,而且每年根据不同的情况做相应的变化。其中有一个项目预算制度,一个项目按预算划拨总费用,每一个项目组由主管负责,以一个小项目组为单位进行财务预算,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高质量的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