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当“熟读兵书”的赵括,统率四十余万赵军在长平与秦国大军交战之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位接替廉颇的统率会断送掉四十余万将士的性命和赵国的百年江山,而赵括也成为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而只会空谈理论的“典范”。
这绝不是我们所要的素质教育
什么是素质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已经喊了很多年。国家教委将素质教育解释为“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受教育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却表现了出令人担忧的欠缺。
人们之所以提倡素质教育,也正是由于它的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也是明显区别于应试教育之处。素质教育不再以考取高分为目的,而是把眼光放在提高国民素质、追求教育的长远利益上。素质教育以更具启发性的教学内容,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并且丰富了受教育者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实际的效果情况却不像预期的那样乐观:一些用人单位抱怨新招收的毕业生基本技能水平低,缺乏创新能力!难道这是素质教育的结果吗?
素质教育与树人
素质的概念很广,狭义的素质可以理解为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征,这种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他的发育与成熟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他的一些缺陷可以通过环境的“补偿作用”不断完善起来。从广义上来说,人的性格、毅力、意志、兴趣、气质、风度、能力等也可以用“素质”概括之,而这些内容不是人先天所有,它是个体在后天的环境中不断学习才形成的,而我们平时所说的“某人素质如何”中的“素质”恰恰指的是它。所以,一个人的素质到底怎么样,后天受教育的环境与条件格外重要。
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实施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在目前的“应试”型模块化教育背景下,中小学阶段增加了过多的知识课程,以至于学生书包越来越重,学习负担越来越重,教育心理负担也是越来越重,在这些重压之下,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日渐下降;到了大学阶段,本应把精力放在专业知识和技术学习及提高科学素质、业务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但实际却用更多的时间去进行纪律教育、基本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由此消耗了大量本该用于专业知识、科技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时间,造成教育的无形浪费。
近年来,由于中国高校的扩招,高学历就业人员剧增,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中国高校的绝大多数毕业生实践技能不熟练、创新能力差,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求,最终出现了招聘会上人山人海,而招聘单位却空手而归的“惨状”。
人们已经听多了应届大学生们的抱怨,说招聘单位抬高门槛更青睐于那些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一些单位在面临多重选择的情况下,的确倾向于那些具有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竞聘者。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正是由于应届毕业生缺乏实践技能,尽管有高学历护身,但还是略微逊色于别人。念了十几年的书,他们都学到了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当属仍在校园里读书的学子们了。我们不妨翻开他们的课程表:外语、计算机、所学的专业课理论、各种各样的思想教育课程……看似应用很广的计算机课也只是停留在学几个原理、背几套并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程序,而外语学得更是“哑巴外语”。念了十几年的书,身经百考、满腹理论的学生们终于在实际操作上败下阵来,众多大中专毕业生在招聘会上屡屡受挫的事实,应该为还在校园里苦读的学子们敲响警钟——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不需要一个又一个的赵括了。
学生应该自主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与社会活动。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当满怀雄心报复的年轻人真正发现属于自己的“天空”时,除了能积累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认识了社会、认识了自己,学会了应对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为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学校也应该开设类似第二课堂之类的辅导,帮助和支持学生学习未来可能需要的基本技能。
此外,还要加强体育、劳动技能教育。由于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升学机会都是通过考试来获得的,所以相当数量的受教育者都集中精力应对考试,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多点时间学习,甚至不让孩子进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一些离开家长到外地读书的孩子连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一些学校更是为了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干脆不开设基本的劳动技能课程,甚至把升学考试中没有的课程全部取消,这样的做法虽能在一段时期内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但当这些学生真正离开父母、走向社会之后,他们真地能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生存竞争吗?
另外,我国小学至高中的基础教育、大学的高等教育还存在忽视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来安排不同教育内容与教育重点的状况。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学校放松或不重视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教育,以及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中小学生厌学倾向日益严重,心理素质变得越来越脆弱,而且道德品行下滑。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就选择退学和转校,更有甚者就以自杀的方式摆脱并不沉重的心理负担。
一家国外调查公司的调查发现,在中国高校扩招后,高学历就业人员剧增,人才市场竞争激烈,但中国高校的绝大多数毕业生实践技能不熟练、创新能力差,无法在服务和出口等行业取得成功。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尽管中国大陆廉价劳动力供应充足,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却依然缺乏,可能会妨碍中国经济繁荣发展,阻碍中国开发更尖端行业的雄心。
素质教育并不是要创造众多书本专家和应试高手,而是要培养出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操作熟练的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们不希望看到新世纪的人才,像赵括那样只会空谈理论。素质教育应该遵循成长的规律,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巨大的“人才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使中国在未来的世纪中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