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学历失业群体”浮出水面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8-01-19

  自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在8%以上的高位增长态势。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0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更达9.9%。可见,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形势相当理想。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在居高不下,2003年4.0%,2004年4.3%,去年4.2%。近一时期,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相比之下,毕业生人数却连年大比例上升。据预测,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将从去年的338万增至400万左右,是2001年104万的近4倍。在如此庞大的数字反差背后,隐藏着一个很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社会背景下,失业群体尤其是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高学历青年的失业现象却越发严重了呢?
  
  由于大学毕业生是汇集了国家、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等多角度、多主体投入的一项长期的人力资本投资产品,其人力资本的存量相当高。如果因为我国劳动力市场自身的不完善、或是社会的就业支持机制的缺失、抑或是大学生主体职业价值观的错位等原因,导致此项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地增长产生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因此,对于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分析,不仅是基于对大学毕业生主体的现实考虑,更是基于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战略前瞻性思维。
  
  引发大学生失业现象的原因
  
  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主要的需求方是各类企业,当然也包括政府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及非盈利组织等,但企业当属提供绝大多数就业岗位的市场主体。下面仅针对企业方,分析限制其发挥就业潜力的因素:首先,资本密集型产业涌现,岗位供给较少。在追求高收益的目标驱动下,各地方企业集中追逐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如汽车、电讯、制药等行业。相应,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减少,必然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其次,企业的发展条件被抑制。我国的中小企业一直受到金融市场歧视和政策歧视,资金不足束缚其发展步伐,导致岗位供给能力有限。最后,第三产业发展迟缓、人员就业结构不合理。如果按发达国家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就业总数的75%以上这个标准来看,我国目前仅占30%左右,可见服务业整体就业容纳能力亟待开发。就业结构上,对于社会新兴的服务领域如金融、保险、会计、社区照顾、社会福利、中介服务等从业人员太少,只能占到当前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67%,明显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毕业生的就业力,包括了求职动机、工作态度、适应能力以及生存能力等多方面的、基础的职业素质。我国大学生就业力不足的表现如下:首先,先就业再择业造成盲目就业。虽然很多务实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都遵循了先就业再择业的原则,但由于缺少正确的职业定位,往往依据某些偏激的评价标准诸如收入、户口甚至直觉来选择行业、企业和职业,最终导致求职失败或是盲目就业。
  第二,态度成为影响毕业生职业化的最大屏障。大学生由教室走入办公室,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更应该是意识和观念上的转变。企业需要可塑性强、领会新知识新事物快、诚恳踏实又不失进取心的员工。作为毕业生,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在学生时代的那种被动接受的学习心态,不能够在新环境中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和学习,或者要么在企业面前表现过于急功近利、漫不经心,要么只懂绝对服从、埋头苦干而缺乏与他人沟通互动的意识,这些都将令其职业发展困难重重。
  第三,社会实践经验的匮乏,成为毕业生踏入职场的绊脚石。我国大学阶段的教育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多数毕业生眼高手低、只会“纸上谈兵”。实际上,学生阶段的学习成绩只能反映一些能力,较高的职业素质的形成需要在社会中磨炼,而后者也是企业所看重的。
  第四,所学与所用的不对称。大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专业知识偏重理论且大多已滞后,这与企业特定岗位所需要的、并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以及各种必要的专业技术能力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如果过大,将可能造成企业生产效率的丧失。
  大学生就业中,企业最看重的素质有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能力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企业关注应聘大学生的专业,表明企业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也说明它们是大学生职场竞争力的体现。但是,有些大学并不研究市场需求,盲目开设有悖社会需要的专业,或者根本不注重其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在教学方式上,有的高校还延续了中小学“填鸭式”教育模式,导致学生们普遍缺乏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以及与别人沟通、互动的能力,这都加剧了大学毕业生未来产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可能性。
  大学生作为初入社会的弱势就业群体,他们对劳动力市场运行不甚了解,就业信息不对称,缺少职前指导和培训,也没有确切的职业定位。他们需要学校的就业指导,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职业信息,甚至需要社会相关机构提供的专业化职业咨询。如果没有适当的职业服务体系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市场必将面临市场效率的损失。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虽然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推广,但限于机构设置、职能发展、服务人员知识技能和素质、经费等因素制约,依旧还处于低水平,不但缺少实施就业指导的活动场所,也因为资金不足而难以开展个性化咨询服务。学校不能积极地提醒和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社会不能及时有效地发布相关就业信息,使得很多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盲目跟风,求职时错误定位,甚至由于法律意识淡漠而引发与企业间的法律纠纷等诸多问题。
  
  破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分析
  
  鉴于大学生失业这种社会现象的特殊性,即失业的结构性和局部性特点,本文将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对策设想,以试图破解此项难题:
  解除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政策限制和体制制约
  既然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已经为政府和社会所认知,就应该积极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对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实施有效的支持,激发它们创造就业的潜力。目前,虽然《中小企业促进法》已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扶助,但是仍然存在如创办企业门槛高、程序繁琐、行业准入标准杂乱等体制性制约因素,以及支持企业运行的生产要素资源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因此,要加快金融市场改革,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金融和政策支持,真正释放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
  淡化大学生群体的“精英情结”
  近年来我国大学虽然连续扩招,但实际上大学生数目与整个人口基数相比仍然非常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泰国、菲律宾等国)。因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只是难在了局部行业和地区上,只要大学生能转变就业观念、接受适当的薪资水平,愿意跨行业、跨地区间流动,那么就业问题将不是困难的事。
  但是,由于中国家庭普遍都持有那种根深蒂固的盼子女“光宗耀祖”的心态,以及当前大学生群体“精英情结”的不断社会“泛化”,使得政府、学校和社会相关机构,更应着力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家长及其本人认清目前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转变主体就业观念、破除单一的职业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群体扩大择业的口径。
  现实中要解决就业的结构性问题,单靠市场是很难办到的。由于欠发达地区、行业与发达区域间巨大的收入落差,使得求职主体因获取高学历而付出的高额成本实际很难被弥补,同时单靠发达地区自身的扩张,也很难缓解高学历群体的失业压力。那么,既然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大学生从事艰苦职业的问题,就需要政府发挥调节的职能,弥补市场功能的丧失,即采取有效的政策激励措施以促进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实现。国家可以鼓励大学生到某些特定的地区、行业、职业中去就业,并对由此产生的主体投资收益损失,给予制度化补偿,这是目前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也正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所采用。我国在2003年正式启动了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亦被视为体现我国就业激励制度化的良好举措。
  完善社会针对大学生的服务功能
  要积极构建一套完整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包括各地区就业信息发布、法律法规、地方人才吸引政策等。通过建立全方位的职业指导机构,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明确未来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开发、培养其就业力、制定求职战略、树立职业心态等等。从学生入学至毕业,要进行全程指导,加强老师和服务人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同时建议将职业指导的课程引入到学校的教学课程当中。
  制定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应当承认,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会或多或少地与本国现实的社会需求发生摩擦,也难免出现“滞后”效应。我国的教育部门可以着手研究和制定能支持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大学生人才培养战略,力求从宏观角度为各个高校的人才教育规划做指导;引导各高校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组建专业性更强的师资队伍;针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实施有效的绩效评估,力求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摩擦性失业水平。
  高校可以通过市场人才需求调查以及职业专家的专业发展趋势预测等方法,结合一些较为客观、全面的针对本校现有学生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着力分析学校当前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以及培养水平,积极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及时瞄准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动状况进行专业研究和开发。
  虽然青年失业现象在我国并非是新产生的社会问题,但是经过多年的市场化进程、国企体制改革以及政府职能转变,使得中国现今的社会整体环境和背景大不同于以往。我国正面临着“老失业人员”就业压力不减,新的“高学历失业群体”问题逐步凸显的尴尬、紧迫的就业形势。因此可以预料,未来我国失业群体的结构特点也可能将发生质变。要破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题,一方面要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各种障碍,转变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观念,推动劳动力自由流动、多元择业;另一方面,要激发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引导高校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教育水平,敦促职业指导服务机构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