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简历”筛筛筛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8-01-23

  又是一年毕业时,又是一年招聘时。
  许多人都被网上铺天盖地的简历和招聘会上的人山人海弄得晕头转向。我经常听到非专业人士笑谈招聘:“招聘是最最容易的事情了:网上搜两把,面试谈两句,感觉不错就行了。在中国,三只脚的蛤蟆少,两条腿的人还少吗?是骡子是马,咱先拉出来。就算一时看走了眼,把不合适的人挂起来,让他自动走人,走了再招呗!”这种做法听似简单而有效,在实际操作中却对企业有百害而无一利。
  第一,一个不适合岗位的人不仅会降低企业整体运作效率,增加看不见的成本,而且会阻碍合格的人进入岗位,造成机会成本浪费。
  第二,一个不适合岗位的人会给其上层管理者增加管理成本。许多人善于伪装,本来不能胜任工作却用各种手腕表现出胜任的样子,因而造成周围员工和与之有工作来往的员工的不满。如果管理者被蒙蔽或未能及时发现其他员工不满的根源,很容易造成大量优秀员工的流失,从而损害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三,不论是“扔出去”的“硬辞退”还是“挂起来”的“软辞退”,都会给其他员工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很多企业不关心员工的心理感受,动辄上演“杀鸡儆猴”的闹剧,认为这样会迫使其他员工更加拼命干活,为企业创造效益。实际上,这么做除了使员工消极怠工并造成员工关系紧张外,企业得不到一点好处。
  那么面对汹涌澎湃的毕业生大潮,怎样在万马奔过之时牵出千里驹,怎样在每天爆满的邮箱中筛选出金子和钻石,这是每个人力资源工作者最为关心,也最为苦恼的问题。天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不同的用人单位也不能用相同的千里马。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善用“减法”,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简历中筛除那些劣马、驽马、瞎马甚至可能的害群之马。下面就是五种必须筛出去的类型:
  
  1.广泛撒网型
  
  你发现不论公司登出何种职位,都会收到他的简历。也许他是抱着把基数做大可以提高面试机会的心理才这样做。然而在这种行为背后,我们可以透视出这种大学毕业生在自我认知层面上的混乱。通俗地讲,就是在学习了四年之后,他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企业如果招进这样的人,就更不能知道他该干什么、能干什么了。
  
  2.无话可说型
  
  一份简历连同基本情况介绍加在一起不足一百字。四年的学习生活,似乎除了一个学校招牌之外无话可说。这种简历折射出它的主人要么不善于归纳总结,要么不过是大学里的“幼儿园小朋友”。如果不善于归纳总结,公司也就不能指望这种人不断反思并改进工作;如果是大学里的“幼儿园小朋友”,他一定是舒舒服服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既没有刻苦学习的经历让他填上求职信的空白,也没有足够的社会实践让他产生自信。
  
  3.虚假堆砌型
  
  相对“无话可说型”,这种简历刚接触时总是让人怦然心动。洋洋洒洒的自我表彰与连篇累牍的荣誉与经验让你自愧不如,可是仔细看却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伪造的痕迹。有一次,看到一位大学毕业生在一份简历上自称是学生会宣传部部长,而且列举了几点工作职责,包括制作张贴海报、更新宣传栏等,这是大家都看得见的工作。然而那些看不见的工作,比如每周给宣传部开会安排协调整个部门的运作、申请经费采买颜料等则一句未提。因为我曾担任了四年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对学生会的运作机制很熟悉,所以对对方近乎完美的简历产生了怀疑。因此我给学校打了个电话以验证我的判断,不出我所料,对方果然是“无中生有”的高手。这种人虽有小聪明,而且他的小聪明帮助他多次蒙混过关,但是这种不诚实的态度反映出他人品上有极大的缺憾,这种人很容易成为公司的“害群之马”。
  
  4.眼高手低型
  
  有些大学毕业生在学生时代寒窗苦读,理论基础非常扎实,因此对理论的任何一点都深信不疑。俗话说得好,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具体的工作中,员工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需要本着基本的原则而灵活机动地处理。然而眼高手低型的人往往把理论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照搬到工作中去,而且非常固执。殊不知纸上谈兵容易,真正鏖战沙场则需要一点怀疑的态度和超越框架的勇气。这种人的简历往往过分强调自己所学的理论,几乎没有实践的经历,给人留下非常刻板的印象。当然,并不是所有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都是眼高手低的人,但是一个死守理论的人,除非在现实中撞得头破血流、幡然醒悟外,一般没有什么可塑性。招聘到这种员工,上级主管会非常郁闷:虽然你在实践中战无不胜,但在理论上,你说不过人家,永远是输家。
  
  5.妄自菲薄型
  
  也许是因为高校的教学质量在总体水平上有所下降,也许是因为媒体对学校教学的负面报道比较多,许多同学便对自己的能力和学校非常不自信,这一点在自荐信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其实,在大学中能学到多少,完全靠个人的自律与奋斗,就如同小马过河一样,耳边各式各样的议论都有,但马儿必须知道:淹死的永远是松鼠,而不会是老牛。问题是马儿如果不自信,那就算真是千里马,也永远过不了河。这种同学的自荐信往往让人觉得他是在以低姿态恳求一个工作,而不是出于理性的判断,希望在公司获得一个职位。招聘到这种员工,他留给你的第一印象会比较好:为人谦逊、与同事相处和睦。但是日子一久,你就会发现,他能做的事越来越少,敢走的路越来越短,以至于你不得不考虑给他配一个助理。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优秀学生的简历大体相似,而“问题简历”则各有各的问题。招聘主管要有火眼金睛,善于删减,辨别良莠,这是一件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达到一定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