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门到职场,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必须经历一段痛苦的心路历程。对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室和考场没有了,变成了职场;老师和同学没有了,只有上司和同事。更重要的是,原来心中的梦想渐渐没有了,只剩下似乎冷冰冰的现实。然而,这是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无论怎样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们都必须迈出去。
“先就业后择业”带来的潜在危机
小周毕业于东北一所重点大学,与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签了约,工作已经一年有余。一年来,他的工作热情始终不高,上班时间不是看书就是睡觉,回到宿舍后,基本三件事:上网、喝酒、睡觉。他对班长安排的工作总是敷衍了事。车间负责人先后多次找他谈话,并为他调整了好几个岗位,可是效果仍不明显。小周平时与班组职工很少交流,从不参加集体活动。第一年春节,车间的党支部书记邀请他到家里过年,但是被他拒绝了。大年初一早晨,党支部书记为他送来热气腾腾的饺子,他一边吃饺子一边埋怨:“大过年的,也不让好好睡上一个安稳觉!”
一年过后,看着同期进厂的同学都能按期转正,自己转正却要延期,他选择了离开。三个月之后,车间的党支部书记收到了他的一个短信:“三个月来,我是在郁闷和伤感中度过的。我没有珍惜大家的友情,辜负了家人的期望。毕业时,我就想先找个工作玩两年,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职业,以至于把您的教导当作耳旁风,也拒绝周围师傅们的关心。请您原谅我的无知!现在,我才感觉到饺子的味道真好!”
像小周这样抱着在国企先“玩”两年、“骑驴找驴”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平时利用网络的方便快捷,与同学、朋友交流,寻求跳槽机会。工作中,他们很少踏踏实实地学习本领,认为那是浪费时间,空耗精力。甚至有的大学毕业生拒绝难得的出国培训机会,只怕将来违约赔偿费用的增加。就这样,在迷茫中,时间悄悄消逝,机会渐渐溜走,友情一点点变淡。企业造成了人才浪费,自己则荒废了学业,浪费了时间。
现在许多大学在对学生进行择业观念指导时都强调“先就业、后择业”,大学毕业生也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选择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从就业那天开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就成了一颗随时可以引爆的定时炸弹,给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果大学毕业生的“制造商”们能够克服功利心理,多想一想“用户”的感受,在生产过程中,剔除好大喜功、自不量力、虎头蛇尾等缺陷,同时国有企业也不断规范管理,企业中形成健康、和谐、科学的人力资源环境,应该不是难题。
“名牌大学毕业”带来的负面效应
对比今昔,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企业眼中是冰火两重天。以往,每当招聘大学毕业生时,企业老总常常这样安排:到名牌大学去,不惜任何代价,招几个名牌大学的学生,将来在我们企业的介绍中可以这样说,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主动到我公司工作,用大学的名牌效应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现在,很多老总在招聘前,总是这样说:××名牌大学的学生一概不要,而尽管××大学名气一般,但是学苗不错,十分敬业,也比较适合我们企业,尽量从这样的学校里招聘学生。这变化真是太大了!
小张是某名牌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到企业仅仅工作5个月后,由于不适应工作环境,就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小张刚到企业报到时,企业对他非常重视,特别安排他到最重要的分厂去实习,还指定专人对他进行指导。可是,小张到岗后,不断地大发牢骚:“这是什么鬼地方,连我的办公桌都没有!还说重视我,一个月两千多块够干什么!”“一个大专生还能指导我,给我当师傅?”两个月后,分厂进行全员技能测试,名牌大学毕业的小张考试成绩却排在了后面,为此,他的指导老师受到了连累,被取消了指导资格,经济上也遭受了损失。对此,小张却说:“考试没有可比性,都是基础知识,我怎么能和技校生、大专生同等比较?”分厂把一个小的技术攻关项目给他,希望通过压担子促使他早日成熟。三个月过去了,小张的技能没有长进,项目也没有进展,让分厂的领导很失望。此外,他常常牢骚满腹,羡慕他的同学在某某公司的高收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注意到这个情况后,找他谈心,希望他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可是,小张没有觉醒,利用元旦假期,跳槽去了一家民营企业。
其实,并不是说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都是如此,他们中很多人的工作都十分出色,工作态度也任劳任怨。但是,由于他们的起点很高,也就容易心浮气躁,动辄对企业表现出不满情绪。
一家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一个技术密集型的分厂进行了专项调查:近3年来,他们共接收了大学毕业生101人,重点大学(211工程)毕业生25人,普通大学毕业生30人,普通专科院校毕业生46人。3年来,共有7人离职,其中重点大学毕业生6人,占85.7%;普通大学毕业生1人,占14.3%。扣除流失人数,从胜任工作能力上看,重点大学毕业生所占比例为26.3%,普通大学毕业生所占比例为41.4%,普通专科院校毕业生所占比例为89.1%。
这个结果并不是说明学历越高能力越差,更多的原因在于大学毕业生的学历越高,对薪酬、工作环境、认可程度的期望也就越高,而这种期望往往与自身所创造的价值相脱节。而那些普通大学毕业生,能够找准位置,平衡心态,工作尽心尽力,也就在胜任工作这方面超出了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们。
认知的偏差
日前,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围绕大学毕业生的培养工作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有一名大学毕业生这样写道:“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艰苦的基层工作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让一名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去做生产统计这样简单、重复、机械的工作,绝不能叫作‘唯才是用’。说是培养我们,指派的指导老师却根本什么都不教,只是拿一些资料让我自己看,还拿着指导费用,有天理吗?要培养我们,企业就应当派我们到高等院校脱产学习,在基层的这种培养一点用都没有。”类似这样的回答很多,特别是在学习培训方面,都在强调老师不教、没有脱产学习机会等等。
人力资源部也找到相关的指导老师谈话,指导老师也满腹怨言:“我教他,倒像我求他似的。给了资料也不看,遇到问题不谦虚,根本不问,在现场处理问题,躲得远远的。最可气的是,每次上下班见面,就跟不认识似的,还得我先跟他打招呼!”
近几年的大学毕业生90%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对家庭有着较强的依赖心理,喜欢怨天尤人,不敢承担责任,当你问他为什么不能独当一面,他总会有N个理由。有些大学毕业生不能够摆正位置,甚至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在学习方面,有的人根本没把指导老师放在眼里,缺少最基本的尊重。
有些大学毕业生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一味要求提高工资待遇、增加培训机会,而从不反问自己:我为企业做了什么?实际上,当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他所学知识中的90%已经被忘记或淘汰,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不过10%而已。只有认真学习,敢于实践,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成才。
大学毕业生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希望工作环境优越,被人尊重,有较高的收入,在同学当中扬眉吐气,实现父母望子成龙的梦想,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企业希望缩短校门与职场之间的距离,让大学毕业生尽快成为能力全面、勤于学习、爱岗敬业、工作踏实、思想务实的优秀员工。这两种要求之间似乎有一定的矛盾,但事实证明,只有敬业的员工才会得到企业的回报,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