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试中运用行为事件访谈(BEI)技术,主旨在于收集应聘者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活动状态方面的信息,据此,分析应聘者的能力状况、性格特点,从而判断其对目标岗位的胜任程度。但面试官的实际操作效果却有较大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优秀的面试官懂得在恰当的时候进行“追问”的技巧,从而对整个行为事件有更为具体、全面地了解,所获信息的真实度、丰富程度比较高。
为了使更多的人力资源工作者更清楚地了解“追问”的作用和使用方式,下面从常见的7种情况入手举例说明,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应对策略。
“我们”并不等于“我”
先来看这样一个例子:“在与对方谈判前,我们事先准备了大量的资料,分析对方目前的形势和对方最有可能的态度,预设了许多对方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等等。准备充分后,我们便登门拜访。事情和我们料想得差不多。其实对方和我们的合作意愿还是比较明显的,前面的种种询问和有意刁难只是探探我们的底线。我们咬住了价格不放,但提供了很多优惠的条件,比如缩短供货期,在销售旺季优先供货,降低运输费用,承诺每个季度至少一次的促销支持等等。其实这些条件也是我们在与其他客户合作时经常提供的,只不过提出的时机不同,给客户的感觉也不一样。在经过数轮接触后,终于签下了合同。”
据此,面试官能否评价该应聘者的“谈判能力”呢?当然不能。请注意,应聘者在描述整个事件时用的主语都是“我们”,面试官无法了解到应聘者本人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充当的角色、采取的行动、产生的作用,因此也无法对应聘者个人做出判断。
在这个时候,面试官就需要追问:“在这笔业务的谈判过程中,你的角色是什么?你做了哪些工作?提出了哪些有利于谈判的建议?”等等,将应聘者个人从谈判小组中“剥离”出来,独立考察。
故事虽美,但毕竟是编造的
有些应聘者为了表现自己超群的能力,会编造出一些根本没有过的经历,或用半真半假的信息来迷惑面试官。但面试官通过对细节进行追问,就很容易发现信息的真伪。比如,下面这个应聘者在介绍自己读大学期间的社会实践时,这样说道:“在我的提议下,我和另外两位同学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社团’,由我担任组长。这个社团属于学生自发组织的团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吸收了一些学生会员,又和多家知名企业取得了联系来帮助同学就业。我觉得这项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乍一听,您可能会感到这位大学生自主性比较强,有想法,甚至还推断出他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但事实上呢?
面试官进一步追问:“社团目前有多少会员?”,“哪家公司是由你亲自联系的?”“联系了哪个部门的哪个人?”“形成了怎样的合作计划?”,“帮助了哪位同学到哪个单位工作了?”应聘者经不住追问,终于“露馅”。实际上,他和两位同学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为了给简历增加点“含金量”,而虚构了这样一个社团。所谓的“和多家知名企业取得了联系”,也不过是和在一家知名公司技术部门工作的师兄进行过一次短暂的交谈,请教了一下找工作的经验而已。
如果应聘者描述的是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就会经得起刨根问底式的追问。如果是谎言,应聘者不可能事先将所有细节都设想好,在追问之下就会无所遁形,即便应聘者临时编造,在内容的合理性上也容易产生纰漏。
借来的外衣,
常常是“不合体”的
还有一种比较典型的虚假信息是,应聘者将别人的故事套用在自己身上。比如,阅读过同事的开发方案,参与了开发过程后,将自己形容成开发项目的负责人,顺利而又出色地完成了项目开发任务。
为此,面试官不仅要深入挖掘事件本身的细节信息,如项目意图、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技术思路、解决方案等等,还应适当地询问一些佐证信息。如哪些人参与了项目、哪位领导做出了怎样的评价、能否留下相关人员的联络方式以便调查等。在这些追问之下,说谎者一般会立刻进行补救,或者拒绝透露他人的联系方式。若遇到这种情况,面试官就有理由对这个事件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除此之外,还可通过观察应聘者的非语言行为来辅助判断应聘者信息的真实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撒谎时总是伴随着不自然的非语言行为,如面部表情僵硬、脸色苍白、身体动作突然减少、假笑、眼球不必要的快速移动、回避目光正视等等,当有这些“信号”出现时,面试官就应注意了。
语言的巨人,
往往是行动的矮子
使用BEI面试技术的前提假设是,应聘者过去的行为可以用来预测将来的行为,因为在类似的情境中行为表现具有一致性。因此,面试官应将焦点放在应聘者对自己实际行为表现的描述上,对于应聘者所描述的“看法”、“观点”、“态度”应尽量弱化,须知这类信息是无法准确反映应聘者的真实水平的,毕竟“做”和“说”是不一样的。所以,当应聘者以“我认为……”、“我想……”、“我觉得……”来陈述时,面试官就得分外小心了。例如:“我认为我能够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我觉得作为客户服务人员,应该为顾客尽心尽力。”
应聘者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更符合岗位要求,总是能做出迎合面试官的期望的回答。这时,面试官应进一步追问,比如:“请举一个例子详细谈谈你是怎样应对压力的?请具体谈谈你为客户做了哪些工作?”通过应聘者对具体行为事件的描述,再来判断他的压力承受能力和客户服务意识如何。
“理论”有时并不高于“实践”
有的应聘者总是能侃侃而谈大道理。例如:“一个好的经理应该懂得如何授权,不仅要分清楚哪些工作可以授权,哪些不可以,而且在授权后应给予有效的支持和监督,保证授权下去的工作能顺利地得到执行。”
从应聘者的回答上,面试官只能判断应聘者知道“授权”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点,但是他在实际工作中能否真正落实,还需要进一步地追问,比如:“请举一个最近发生的你授权给下属的例子。”
意愿与现实之间总有一段距离
应聘者在面试中也有不少表明态度的反应。例如:“工作中我总是积极主动。如果承担更多的任务对我们的工作有利,毫无疑问,我会主动去做的。”“如果涉及到公司的机密信息,我一定会制止他。这是肯定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评价应聘者的性格特点时,面试官最容易被这类信息迷惑住。面试官应追问应聘者在实际工作中是否碰到过这种情况,并要求应聘者就具体的事件进行详细地描述。当然,即便对于经验丰富的面试官,通过谈话来评价应聘者的性格特点也是很有挑战性的,因此可结合使用国内比较成熟的个性测验量表,因为测评工具在效度上会远远高于单纯面试。
“偷工减料”并不总是故意的
“当时,我发现在最后期限内完成任务是不可能的,于是我找了几个骨干一起商量,首先在思想上取得了一致,然后我们一起鼓舞整个团队的士气,带领项目组全力投入工作,加班加点,克服困难,终于按计划完成了任务。”
这是应聘者一个很典型的回答,但是信息量还是不太充分,貌似陈述者在“偷工减料”,这样所能做出的判断极其有限。也常见一些面试官抱怨,应聘者总是不能按照他们的期望,提供足够的信息来帮助他们做出判断。实际情况是,很多应聘者并不清楚自己的描述需要详细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偷工减料”并不总是故意的,因此面试官应抓住“事件”中的关键点进行追问。比如:“你当时凭什么认为在最后期限内完成任务是不可能的?”,“你采取了哪些方法激励团队的士气?”,“在这个过程中,你碰到了什么困难?采取什么方法去克服?”等等。
追问,也需要引导的技巧,让应聘者“自觉”地详尽、具体地阐述事件细节。比如,当应聘者提到“找了几个骨干一起商量”,就可询问他“在商量过程中,你是怎么说的?他们是怎么表态的?”,当应聘者提到整个项目组加班加点时,可询问他“一共持续了多少天,每天工作几个小时,一般会到晚上几点”等等,将问题落实到事件的细节上,放慢应聘者讲述的速度,提高事件描述的精细度。
诚然,上述7种“追问”情境,只是抛砖引玉。以期引起面试官对“追问”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