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生态论:流动的魅力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8-02-20
找不到自己的存在空间时,可以移动自己的生态位,从而更准确地定位自己的生存空间。对于人才个体或者群体来说,如果选准了生态位,则容易成功,偏离了生态位,则容易失败。
  知识管理专家马汉·坦姆普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认为,人才发展最注重的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生态学原理表明,任何一个生物个体或种群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资源生态位,成功的发展必须善于拓展资源生态位和调整需求生态位,以改造和适应环境。只开拓不适应则缺乏发展的稳度和柔度;只适应不开拓缺乏发展的速度和力度。对个体而言,当某些特定资源变得稀缺,生境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强烈的生存动机便转化为个体对环境主动适应的自觉行为。人才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积极创建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和转换,主要依靠自身对环境的主动适应性,即人才不断学习创新的进化能力,即为人才的“势”。
  人才对环境的支配力和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其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来获取自身发展的动力,从而形成使自身具有不能被竞争对手轻易模仿和轻易转移的异质性资本,这样人才才能得到最大发展。由于流动是人才发挥技能和特长的基本前提,人才的个性特征就是希望自身的价值得到最大化体现。因而,在上述情境下,人才个体实现自身价值的个性就会驱动他们产生流动的追求,就会积极寻找适合其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以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
  
  创造新的生态位
  
  人才可以改变原来的竞争互斥观念,寻求与竞争者的合作,积极创造新的生态位,取得双方共赢或多赢。生物多样性是群落稳定性的基本条件。当一个群落有很多物种,而且每个物种的个体能够均匀分布,物种问就会形成较为复杂的关系网络,群落的抗变动能力较强,其稳定性也相对较高。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讲,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离不开人才个体的差异性、人才个体生态位的多样性以及人才个体关系网络的层次性。也正是由于个体的多样化导致了每一个人才个体的理想生态位与现实生态位的不一致。人才个体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找到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其他人才个体和谐共存,准确地选择好自己的择业生态位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和策略。从个体生态位的角度来说,人才个体在竞争中,不但可以通过生态位的分离来缓解竞争压力,还可以通过资源扩充来实现在同一社会环境中与其他人才的共存。因此,人才个体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不断扩展自身的生态位空间,以实现自身的永续发展。面对理想生态位错位的现实格局,采取有效途径进行积极补救,无疑是人才个体稳定自身生态位系统的最佳选择,而另谋出路就是其选择之一。
  总之,生态位原理在人才流动中的应用,实质上是人才的个体生态位与就业资源之间的合理配置,以及人为地加以调整,使之相互适应,产生最佳的“生态效能”的过程。从生存和发展的角度看,人才通过合理流动来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强者与适者的结合,才是对自己生态位的高度发挥,才是人才所追求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