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政府公关获16亿美元大单?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8-03-14
  2006年4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西雅图波音机场,开始了他担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对美国的访问,首站西雅图的行程颇有新意:不但参观了微软及波音公司,而且到比尔•盖茨的豪宅做客,与受邀出席的百名政商精英共进晚餐。
  此时的微软刚刚拿下了它进入中国市场14年来最大的采购大单——4月12-17日,方正、清华同方、TCL、联想4家国内PC厂商与微软签下了总数超过16亿美元的正版软件采购大单。而此前,信产部、国家版权局、商务部、财政部也联合发文,要求所有电脑制造商均需在产品组装过程中安装正版操作系统。
  而仅仅3年半前,中国还是微软在全世界最难攻克的市场之一。它一直试图通过向中国政府施压,以及诉讼等生硬的手段迫使中国用户和企业使用其正版软件,效果却适得其反。微软中国是微软在美国总部以外功能最为完备的子公司,拥有除美国总部以外最多的技术资源,但与这些资源和技术倾斜不相称的是,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PC市场对微软全球的利润贡献还不到1%。
  微软开始改变其在华策略,将中国纳入其世界范围内改善与当地政府关系的战略之中,这包括扩大与中国官员的会晤,参与中国教育培训计划以及加大对中国的投资等。到2005年,微软在中国投资、参股以及赞助的金额已近100亿元。2006年4月26日,微软公布了一项与国家发改委再次签订的软件产业合作二期谅解备忘录,承诺在未来五年内,将至少向中国市场投入37亿美元,此外,微软还承诺继续为中国培养更多软件人才。
  与微软一样,飞利浦在中国的形象也经历了一个转型的过程。2002年,飞利浦中国公司总裁张刚上任的时候,“飞利浦在全球各个部门之间的整体运作协调性都不够好,这造成在政策判断和执行方法上的不当,形成了一些与中国不必要的矛盾,比如反倾销问题处理不是很好,给中国政府和大众造成了一些负面印象”。
  飞利浦中国为此成立了“中国策略委员会”,由飞利浦全球CEO柯慈雷担任主席,在中国或者在中国之外,飞利浦任何策略的制定如果对中国有敏感性,都要在“中国策略委员会”上进行讨论,“这样就把整个飞利浦和飞利浦中国的利益都考虑进去了,很快我们的整体形象就变得好多了,2004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中欧峰会期间还特别到飞利浦总部去参观。”张说。
  微软的陈永正与飞利浦的张这两位熟悉中国的掌门人,正是两家公司得以成功转型的最大原因。关于国情问题,波音中国公司总裁王建民曾有过精彩论述,“中国人讲话总是讲好的,比较艺术。比如你问:‘这个有问题吗?’回答是:‘基本上没有问题了。’其实他的意思是很有问题。”
  安利中国公司的董事长郑李锦芬也很了解中国国情,安利中国“所有员工都要懂中文”,2006年12月1日,安利终于拿到了商务部正式颁发的直销牌照,直销经营范围包括24个省和5个重点城市,“安利在中国的成功,在于我们的适应性。”郑李锦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