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旧题型考试在我省如期举行。由于从明年1月起,全国高校四六级考试将全面实行改革后的新试题,并且社会人员不得再报考四六级考试,此次“末班车”便自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考试结束后,社会上再次出现了各种对四六级考试的质疑。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真的已经成为大学生个性学习中的“绊脚石”了吗?明年的四、六级考试改革究竟会带来哪些影响?记者日前以四级考试为主题进行了采访,因为它能反映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发展的全貌,也是人们争议的焦点。
学生抢搭“末班车”
据省考试院公布的数据表明,今年全省共有42.5万名考生报考英语四、六级,为我省历年来报考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报考四级旧题型的考生有26.4万余人,而报考四级新题型试点考试的考生仅有1.8万余人。
同时,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以社会考生身份报考的考生中,有不少都是各重点高校大一的新生。而根据我省绝大多数高校现行的英语教学规定,大一新生是不允许报考英语四级的。他们为何这样?武汉大学大一学生小文一语道破天机:“四级新题型难度比旧题型大很多,不趁这最后一次旧题型考试通过四级,等到明年之后再考,就很困难了。”
小文说,今年她也以社会考生的身份参加了英语四级考试,倒不是因为她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格外自信,更多的则是出于“长远”打算。她表示,去年刚入学时,她便听说在大学里,英语考不过四级就拿不到学位证,因此特别关心各方面对于明年教育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的信息。她专门从网上下载了一份英语四级新题型试点样卷,并和近年来的旧题型试卷做了对比,发现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新题型卷,要比旧题型更困难,正确率也更低。
由于高校纷纷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合格与颁发学士学位证挂钩,因此对绝大多数考生而言,四级考试成了他们大学阶段必须迈过的一个门槛,否则一旦因此拿不到学位证,四年的青春和经济投入都将付之东流。那么,让众多大学生谈之色变的英语四级考试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考试呢?
和学位证挂钩让四级考试变了味
据了解,我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最早于1987年9月开始实行,当时的参考人数只有10万多人。到2004年,四、六级参考人数已达1100多万人,目前四、六级考试都已成为世界上单科规模最大的考试。
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目标,教育部的定义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服务。由此可见,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其实只是一项由国家统一组织实施的针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测试。那么,是什么令大学生们对这项能力测试如此敬畏?
“学生对四级考试感到压力,主要是因为高校将之作为颁发学位证的硬性前提”,我省某高校一英语专业教师直言。他说,尽管教育部从未在任何文件中建议过高校将四级考试与学位证挂钩,甚至近年来屡次暗示不主张高校将四级考试成绩作为发学位证的前提条件,但现在全国绝大多数高校依然没将四级成绩与学位证脱钩。
“其中原因很多,但说到底,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四级考试的权威性。”他说,正是由于四级考试是唯一一项由国家统一组织实施的、针对本科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测试,其标准、过程都是全国统一的,这才促使国内高校将之作为衡量自身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工具。虽然教学大纲相同,但不同的本科高校学生英语水平的起点却不一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资源也不一样,只有大家都选用同样的考核标准,才能让各高校对自身的英语教学有较准确的定位和判断。因此,很多高校都将“四级通过率”作为教学考核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
这造成,四、六级考试由于社会的过度关注,很多人单纯重视考试证书,导致考试变味了。并且在目前就业紧张的形势下,手中握有四、六级考试合格证书,成为大学生找工作重要的筹码之一。此外,有不少专家呼吁,大学英语学习应返归理性,让学生不因为担心通不过考试而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耗费在英语上,甚至荒废专业课的学习。
新题型加大听力等应用能力的考查
在众说纷纭中,教育部宣布,对四、六级考试进行重大改革,旨在降低这项考试已经无法承载的社会关注度,而突出其为教学服务的功能。从2005年6月起,英语四、六级计分方式,由以前的合格证改为总分为750分的成绩单。
一位重点院校英语专业教师认为,以往四级考试发放合格证的方式确有弊端,对于实力不同的高校,英语教学的水平不相同,学生英语起点也不一样,可考试合格与否却是“一把尺子量到底”,这种“一刀切”的方式显然不符合教学实际。同时,这种计分方式,也淡化了社会在学生就业时,对于四级合格证的炒作。
“和高考一样,英语四级考试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在谈及四级考试及其改革的意义时,有着23年英语教学经验的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一部主任吴志芳副教授如是说。
她说,此次英语四级改革并非只是一次单纯的考试改革,而是一项全国规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05年2月,与四六级改革方案同时下达到各高校的,还有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其中明确对高校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
那么四级新题型与旧题型相比,有哪些改变呢?吴志芳说,改革后的四级考试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大变化。新的四级考试将加大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分值,听力试题在全卷所占比例将从原来的20%提高到35%,其中听力对话占15%,听力短文占20%。同时新题型还增加往年没有的“快速阅读理解测试”内容及非选择性试题的分值比例,阅读理解部分在试卷中所占比例将由原来的40%缩减为35%,其中精读部分占25%,快速阅读部分占10%。从今年的试点样卷看,新增题型有五个:其中听力部分有两个,一是长对话,二是短文听写;阅读理解部分有两个,一是篇章词汇理解或短句问答,二是快速阅读理解;最后一个是改错题。新题型挑战传统大学英语教学
“我自己也曾做了一遍四级新题型样卷,感觉如果现在就让本科生做,可能不少学生都会感到较难”,吴志芳说,新试卷难在它更侧重于英语的熟练运用,很多题都要求学生能快速反映和阅读。但在之前的十几年中,我国在英语四级考试和教学中,一直都是重视书面阅读理解,而对学生英语听力、交流应用能力顾及不够,所以对新题型的不适应,应是会导致考生感觉试卷较难的主要原因。
目前各高校英语教学单位已根据教育部《要求》的内容,开始调整校内本科生英语课堂教学的侧重和结构,加大了对学生英语主观表述能力的训练,加大了听力训练和口语交流训练的力度,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和语言运用熟练程度。以尽快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
“此次四、六级改革和英语教改并非是像社会上某些人猜想的那样,是教育部迫于社会压力采取的补救措施,而是我国英语教育工作的一次阶段性的转折。或者说,之前17年的四、六级旧题型考试作为教学‘指挥棒’,已成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吴志芳说,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交流和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学生“会写不会说英语”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一些教育人士更将这种“哑巴英语”现象的矛头直指现行的英语高校教学。但这种指责是片面的。
“去年,我在美国访问期间和一些国内留学生接触发现,虽然他们刚到美国时口语表达非常不流利,但只需一二个月,他们便能很熟练地用地道的当地英语和外国人交流,这正说明我国前一阶段执行的英语教学方式,为他们打下了很好的底子。”吴志芳说,对国家而言,进行任何一项全民教育都必须是有阶段性规划的。现在国内经济发展、社会交流中,英语运用面越来越广,这就要求我国英语教学必须更强调语言的运用能力,正是我国启动新的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时期。缺乏语言环境是改革最大障碍
“但是,此次我国英语教学改革还面临着很多困难,而且短期内恐怕很难改变。”吴志芳也不无忧虑。
吴志芳认为,这些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师资问题;二是国内绝大多数地区尚未形成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
她说,口语发音不标准、方言很重,是很多中、小城市和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现状,这给大学英语教改带来很大的困难。吴老师表示,语言学习越早越好,学生一旦形成发音习惯,要想改变非常困难。
而对新的英语教改最大的障碍则是:除了少数沿海地区外,国内多数地方还没有形成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在我省这样的内地省份,英语似乎只在课堂上才会出现,除了特定场合外,生活中极少见到人们用英语交流。曾有人开玩笑地说:现在的孩子们每天要学三种语言,在英语课上学英语,学校里面跟老师学普通话,而放学回家后则跟着父母学方言。她的一位朋友到香港出差回来后感叹,一名在内地通过英语六级的大学毕业生,可能还赶不上香港一个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目前,我省高校都已开设了“英语角”,专供有兴趣的学生在一起用英语交流。但每天真正去“英语角”的学生,不足在校生的百分之一。很多学生羞于开口,就连读英语也要寻个僻静所在,偷偷朗读。这就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语言学习的前提条件是使用语言,只学不用,只会培养出“哑巴英语”。(记者:赵飞 实习生 谢亮辉 通讯员 白静婷 黎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