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新战局:业务人事双扩张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10-03-24

  因“逾期超限”持股而一度处境尴尬的中信证券,近期正在革故鼎新,通过在人事、股权及业务方面的安排,力图打开一番新局面。

  近日,来自中信证券内部人士透露,春节前刚刚经历一场人事大调整后,原副总经理笪新亚将任金石投资董事长,原董事会秘书谭宁将任中证期货董事长,原总会计师倪军将最终成为中信证券监事会主席,原监事会主席冯征则将接替即将退休的史洁民出任中信万通董事长一职。

  正是近8年来中信证券不断展露的扩张性,打开了中信的收益与规模空间,令其不仅为人才提供高薪、股权激励,还能以富有挑战的管理角色留人。这也暗藏着中信证券未来的发展动力与脉络。

  除了此人事上的调整新局面之外,备受“同业竞争、一参一控”牵掣的中信证券,如今正在加速破解,并获得监管层的谅解。3月19日下午,证监会经过审核,履行受理程序,正式批准了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中信证券、光大证券、广发证券、海通证券为首批融资融券试点。

  人事大调整

  中信证券自上市开始就带着明显的扩张性。

  2002年中信证券申请上市,次年1月6日正式登陆上交所。当时中信证券募集资金的投向,首先就是一部分用于对万通证券的控股收购,另一部分则用于补充公司的营运资金。之后的7年,中信亦是收购了金通证券、华夏证券(今为中信建投)、华夏基金、金牛期货(今为中证期货)。

  近期,又有消息称,中信证券将收购法国投行里昂证券。几乎每不到两年,中信证券就会进行一次大的收购。包括此前无疾而终的对广发证券收购战,以及对美国投行贝尔斯登收购的主动放弃。

  正是不断扩张,令中信证券此番有了人事“分封”的领地。

  在国内投行界,中信证券已是属于流动性较小的券商,这一是源于中信内部一贯以来稳健、低调的企业文化,更重要的是其不断增强的行业领先实力带来的不菲薪酬,特别是先行先试的股权激励。但到2011年9月,2007年开始的股权激励将可以上市流通,公司高管与业务骨干获得的股权财富将得以陆续兑现。

  因此,借助扩张下的领地“分封”成为留人的另一种方式,并令中信证券的年轻人才提升到更高的管理岗位,达到干部年轻化。

  此次,笪新亚、倪军、谭宁工作调整之后,公司财务相关工作拟由葛小波先生分管,原证券事务代表郑京女士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

  这种安排富有深意,笪新亚未来执掌的金石投资已经是在直投领域风生水起,也是中信极力做大的买方业务之一。而谭宁负责中证期货的则是今年即将重点开局的股指期货领域。

  此次中信证券的人事大调整,最受关注的还是程博明于今年2月10日正式获任总经理一职。

  2005年10月,鉴于张佑君将出任中信建投总经理,因此中信证券董事会决定其不再担任中信证券总经理一职,并由程博明先生担任中信证券常务副总经理,主持日常工作。自此至今,中信证券总经理一职已空缺4年有余。不管是外界还是中信内部,都有一种说法称张佑君很可能将回归中信证券。

  程博明由于主持日常工作,事实上承担着“总经理”的角色。随着时间的拉长,其与王东明的配合也被认为是更加默契。中信证券净利润从2005年的4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24.34亿元,2007年的123.88亿元,2008年的73.05亿元,2009年预期为89.59亿元。不俗的表现,令程博明顺理成章填补四年下来的空缺。

  在此轮人事调整的同时,中信证券取消公司副总经理职位,并探索并建立新的经营模式——设立执行委员会,作为贯彻、落实董事会确定的路线和方针而设立的最高经营管理机构,由董事长、总经理和主要业务线、职能部门的董事总经理组成,其成员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中信内部人士介绍,这一套管理模式是为了达到决策管理的更为高效、民主,以降低决策的成本和风险。

  根据中信证券公告,公司执行委员会(筹)成员包括王东明、程博明、殷可、德地立人、吴玉明、黄卫东、徐刚、葛小波。

  值得一提的是,殷可此次同时获任中信证券副董事长一职。由于殷可任职中信国际行政总裁以及丰富的海外管理背景,因此中信将可能藉此进一步加强海外的扩张。这也将是中信证券未来扩张的重点。

  破局“一参一控”

  由于“逾期超限”持有中信建投及华夏基金股权,华夏基金收到证监会基金部监管函,要求规范股权结构,并就此暂停华夏基金新产品申请。与此同时,由于中信证券持股中信建投存在同业竞争,后者亦收到监管函。在融资融券寻求试点资格以及股指期货即将起航的档口,这被认为将牵掣专业评价排名前三的中信证券新业务的申请。

  3月15日,在证监会召开的一次内部会议上,证监会机构部认为同业竞争、“一参一控”这一常规监管要求均与选择融资融券试点公司不形成冲突。

  同时,有关证监局对这些不符合监管要求的券商已经采取了监管措施,包括监管谈话,责令整改,对公司常规行政许可下的新业务、新产品申请,如新设网点、新的理财产品申请已经做了冷淡对待。机构部认为这些公司已经在抓紧落实整改要求并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不构成试点障碍。

  广发证券亦遭遇类似问题。其在3月17日公告,根据相关监管要求,拟转让所持有的华福证券60.35%的股权,目前已有多家机构表达洽购股权的意向。如今,广发证券以专业评价第六名的成绩,成为融资融券首批试点的黑马。未来亦将是中信证券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

  有券商人士指出,此次获得监管层的谅解,与中信、广发的联合努力沟通分不开。

  中信证券表示,目前上述相关股权转让事项已取得重大进展,不过这些股权将通过审计、评估后,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据悉,股权的买家基本有了范围,中信建投最大可能依然是中信集团与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此前被传的买家联想集团被双方都明确否认。

  据悉,华夏基金有意向的买家则包括中国人寿、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国内外公司,美国基金公司TRowePrice亦在买家候选人名单上。

  国泰君安梁静指出,中信证券转让子公司后,其经纪业务领先优势将消失,份额降至第四,但仍位列第一集团;承销业务负面影响有限,不改变中信在业务上、尤其是在大项目上的竞争地位;基金管理虽然优势将有所削弱,但仍显著领先。

  但无论如何,在加速破解“一参一控”、同业竞争问题之后,随着人事架构与业务架构的重新推进,中信证券将可能迎来新一轮的规模、业务甚至业绩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