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
在大多数人翘首期盼年终奖的12月里,遭遇熊市的券商“降薪潮”轮回再次来临。
12月7日,几位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国内大型券商中信证券将自本月起对部分员工实施减薪计划,以节约成本,下降幅度为20%左右。
同一时间,南方某上市券商内部人士也表示:“公司内部绩效工资已经停发,年终奖也被取消”,但暂时没有传出降薪的消息。
事实上,2011年A股熊市导致成交量不断萎缩,券商营业部举步维艰,证券公司业绩也遭遇“滑铁卢”,有券商已对一线营销人员进行整合,全国多家券商都对部分员工的薪酬加以调减。
因此,券商人士认为这次降薪可能会带动行业普遍降薪,“目前二级市场不好,中信证券本次降薪是公司要给股东一个交待,同时也让各部门之间的平衡。”
降薪裁员过冬
2011年下半年,关于各大券商降薪的传闻不断。
知情人士介绍,国信证券今年对保荐代表人薪酬进行改革,将保荐代表人的基本年工资由150万元降至70万元,与此同时,项目签字费则有所提高。
这可以算是券商降薪的开始。随后中信证券传出对投行部门的薪酬制度进行适度调整,保荐代表人的薪酬水平可能会下降20%-30%.
实际上,中信证券的降薪延迟至12月。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中信证券2011年为首发、增发、配股、可转债发行和债券发行主承销商承销的数量排名行业第一,共承销64家,占7.556%的市场分额,主承销金额也排名行业第一,共计1630亿元。
但投行的强势没能挽救中信证券员工的钱包。
“降薪并不出乎意料。”某券商分析师认为:“大券商养那么多保代、准保和其他投行员工是一笔大开支。而投行是周期性行业,行情或预期不好,为节省人力成本降薪很平常。像国信等投行部门庞大的券商在2008年熊市中也曾出现普遍降薪的情况。”
的确如此。中信证券2008年曾遭遇降薪,公司董事长王东明曾在公司内部通讯中表示,他对中国股市的中短期前景都不太乐观,中信证券目前不考虑裁员,只是用减薪来节约成本。
不仅仅是中信证券,据记者了解,一些刚刚上榜新财富的证券分析师,预期中的加薪也难以实现。“而一些分析师还到我面前说,怕是要失业了。”一位券商内部人士表示。
总部位于上海的某券商高管向记者表示,国内降薪多以大型券商为主。“牛市中,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与开设创新业务,恣意扩张、高薪揽才。但到了熊市,这些人力资源反而成为了他们的累赘。”
在内地投行遭遇降薪潮之际,外资投行的日子也很凄惨。
12月2日,西班牙第二大银行BBVA(中信银行)向香港办公室部分员工宣布裁员,据知情人士透露,此轮裁员主要涉及十多个交易部门职位,包括至少6个固定收益交易员。
有香港券商人士表示,年底可能还有外资投行有裁员意向。
业绩寒流
造成中外投行普遍降薪的原因,是他们遭遇业绩寒流。
业内人士透露,2011年下半年以来新股审批的节奏逐渐放缓,不仅如此,由于二级市场的低迷,新股发行市盈率也在下降。这意味着投行承销的项目数量和收入的双降。而在2010年,由于新股,尤其是创业板的高市盈率发行,超募现象非常普遍,中小板、创业板项目的平均承销费率在4%左右,券商对超募部分还要收取5%-10%的费率,因此券商投行业务收入井喷。
但好日子不长。
2010年,由于新设营业部条件的放宽以及新增客户的减少,券商经纪业务竞争尤为激烈,佣金率进入下行通道。“目前行业平均佣金大概只有千分之一到万分之八,而像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券商集中城市,可能只有万分之三到万分之四。”一位券商从业人员表示。
行情低迷除了经纪业务外,自营业务也大幅下降拖累证券公司整体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