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显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及着丝粒、动粒结构,其中动粒有驱动染色体分离的作用,据图回答问题。
68.图中所示染色体正处于细胞分裂的___________期。
69.在正常情况下,图中的姐妹染色单体___________。
70.据图分析,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中被纺锤丝捕获的结构是____________(着丝粒/动粒)。当纺锤丝变短时,染色体出现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相关研究表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与黏连蛋白解聚有关。黏连蛋白是一个蛋白复合体,至少含有4种亚单位,分离酶能剪切其中的一个亚单位,从而使黏连蛋白解聚。通常情况下,分离酶与securin蛋白结合而不表现出活性。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后期促进复合体(APX)被激活,此复合体能特异性选择并引导secrin蛋白降解,激活分离酶。APX自身不能独立工作,需要Cdc20(一种辅助因子)协助确定和选择被降解的靶蛋白种类及靶蛋白降解时间。
① 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多选)。
a.黏连蛋白发生解聚
b.securin蛋白被降解
c.APX与分离酶结合
d.Cdc20被抑制
② 上述资料能表明的事实是_____________(多选)。
a.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与纺锤丝的活动无关
b.黏连蛋白解聚是动粒驱动的结果
c.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需要酶的参与
d.Cdc20、APX等物质的作用结果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26. 水中因含有机物而具有较高的化学耗氧量。常用酸性KMnO4氧化有机物测其含量。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仪器A为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要顺利完成实验,步骤Ⅲ中溶液颜色应为________。
(2)完善步骤Ⅳ涉及的离子方程式:
该步骤中溶液紫色会逐渐褪去。某探究小组测得某次实验(恒温)时溶液中
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请解释n(
)在反应起始时变化不大、一段时间后快速增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步骤Ⅳ中所用溶液为20.00ml,已知滴定后的液面如图所示,请写出滴定前的液面读数__________。
(4)若实验测量结果比实际有机物含量偏高,分别从以下两个方面猜想:
猜想1:水样中影响
猜想2:配制标液定容时__________。
(5)若猜想1成立,请根据资料卡片补充完善上述实验以消除影响。(限选试剂: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卡片:
1、有机物可被氧化。
2、AgCl不与酸性溶液反应。
3、可被酸性
溶液氧化。
26.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可以发生隐性突变,而突变后的隐性性状个体会导致不同情况的出现:如突变不会引起个体死亡、突变会导致完全致死(突变体全部死亡)和不完全致死(突变体死亡一部分),下图表示经诱变处理的红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交配得F1(B控制红眼性状,突变基因控制白眼性状),使Fl单对交配,分别饲养,观察F2的分离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0.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中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各时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姐妹染色单体是通过复制得到的,所以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本题主要考查了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区分姐妹染色单体与同源染色体
动粒 已分离的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级移动
动粒有驱动染色体分离的作用,由图分析可知,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中被纺锤丝捕获的结构是动粒,当纺锤丝变短时,已分离的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级移动。
本题主要考查了染色体行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纺锤丝捕获的结构
①AB ②ACD
①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与黏连蛋白解聚有关;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后期促进复合体(APX)被激活,此复合体能特异性选择并引导secrin蛋白降解,激活分离酶。所以选AB。
②分析资料可知,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与黏连蛋白解聚有关,与纺锤丝的活动无关;分离酶能剪切黏连蛋白其中的一个亚单位,从而使黏连蛋白解聚;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需要酶的参与,如分离酶;Cdc20、APX等物质的作用,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两条子染色体,结果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本题主要考查了染色体行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材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