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O2是绿色氧化剂,且酸性介质下有更强的氧化性;易溶于水显弱酸性,常温下K1=1×10-12,K2=1×10-25。回答下列问题:
34.常温下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约为________,K、K1、K2从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
35.在硫酸亚铁存在条件下,H2O2溶液可以把苯(C6H6)氧化为苯酚(C6H5OH)。反应后的混合物经过______、蒸馏得到苯酚;理论上制取1mol苯酚需要消耗H2O2_______mol,实际消耗大于理论用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6.K4[Fe(CN)6](黄色溶液)、K3[Fe(CN)6](黄绿色溶液)与一定量H2O2组成的混合物,用酸或碱调节混合溶液的pH,会出现黄色、黄绿色交替变化。按照从酸性至碱性的顺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7.工业用H2O2除去废水中的Cl2,氧化产物是______;与SO2除Cl2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
56×10﹣14 K1>K>K2
常温下水的Kw=1×10﹣14,则电离平衡的常数K约为56×10﹣14,H2O2的K1=1×10﹣12,K2=1×10﹣25,K、K1、K2从大到小顺序为K1>K>K2,
故答案为:56×10﹣14;K1>K>K2;
常温下水的电离平衡的常数K约为56×10﹣14,H2O2的K1=1×10﹣12,K2=1×10﹣25;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分液 1 苯酚不稳定易被氧化
发生H2O2+C6H6C6H5OH+H2O,苯酚、苯与水分层,反应后的混合物经过分液、蒸馏得到苯酚,由反应可知,理论上制取1mol苯酚需要消耗H2O2 为1mol,实际消耗大于理论用量的主要原因是苯酚不稳定易被氧化,则消耗的过氧化氢就多,
故答案为:分液;1;苯酚不稳定易被氧化;
发生H2O2+C6H6C6H5OH+H2O,苯酚、苯与水分层,苯酚不稳定易被氧化;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同时涉及到相关计算,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题意分析即可,注意基本实验操作的整理,难道不大。
溶液由黄绿色变为黄色
由2H++[Fe(CN)6]4﹣(黄色溶液)+H2O2⇌[Fe(CN)6]3﹣(黄绿色溶液)+2H2O,酸性条件下平衡正向移动,碱性条件下平衡逆向移动,则按照从酸性至碱性的顺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黄绿色变为黄色,
故答案为:溶液由黄绿色变为黄色;
由2H++[Fe(CN)6]4﹣(黄色溶液)+H2O2⇌[Fe(CN)6]3﹣(黄绿色溶液)+2H2O,酸性条件下平衡正向移动,碱性条件下平衡逆向移动;
本题考查溶液酸碱性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灵活分析题目所给信息,难度不大。
O2 过量除杂试剂H2O2不会排出有毒气体,且废水酸性较弱
用H2O2除去废水中的Cl2,发生H2O2+Cl2=2HCl+O2可知,O元素失去电子,对应氧化产物为O2,SO2除去废水中的Cl2,发生Cl2+SO2+2H2O=H2SO4+2HCl,则与SO2除Cl2相比,其优点是过量除杂试剂H2O2不会排出有毒气体,且废水酸性较弱,
故答案为:O2;过量除杂试剂H2O2不会排出有毒气体,且废水酸性较弱。
结合H2O2+Cl2=2HCl+O2、Cl2+SO2+2H2O=H2SO4+2HCl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掌握基础知识结合题目回答即可,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