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6—20题。
南涧中题①
柳宗元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②。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③。
注:①南涧:地处永州之南,作者谪居时作。②亭午:正午,中午。③期(qī):约会。
16.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1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18. 柳宗元由“羁禽、寒藻”起兴,引发下句。晋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也曾用这种手法写到“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引出下句“ , ”。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19.柳宗元初被贬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寄情于山水,写下《永州八记》。其中《小石潭记》有“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 ,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的描写,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2分)
20.苏东坡曾云:“柳仪曹(柳宗元)诗,忧中有乐,乐中存忧,盖绝妙古今矣。”说说你对《南涧中题》中“乐忧”的理解。(6分)
C项“灵魂出窍”错误。
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结合诗句内容,对照选项,从内容、手法、主题诸角度进行比对,不难发现错误选项。
注意“魂”的理解。
B项“是从听觉上写”错误,这是从视觉上写的。
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拿选项跟原诗句进行比对,鉴赏景色描写及手法,发现B项的写作角度是从听觉角度来写,所以选出错误项。
注意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该题侧重理解性默写,平时在背诵过程中也要理解诗句内容,同时也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名篇”是指在人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力教材中要 求背的篇巨,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格言、诗文、警句等。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课外名句。
如“际”“拙”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该题侧重理解性默写,平时在背诵过程中也要理解诗句内容,同时也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名篇”是指在人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力教材中要 求背的篇巨,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格言、诗文、警句等。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课外名句。
如“寂寥”“凄”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评分参考:被贬后,游南涧,寄情山水,本是解人烦闷的乐事,(1分)诗人也似乎找到了所得,忘记了疲劳(1分)。然而羁鸟鸣叫,寒藻漂浮,却又偏偏勾引起他的苦闷和烦恼。(2分)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的去国怀人,那种孤寂与悲愤无法摆脱,忧从中来。(2分)
诗中“独游亭午时”是写游玩之乐;“去国魂已远”是写被贬之忧。其它写景的诗句也要从触景生情等角度分析。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要求分析诗歌中的“乐忧”,可以根据具体诗句来看哪些体现了诗人的“乐”,哪些体现了诗人的“忧”,最后归纳总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