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
请回答下列问题:
21.N、Al、Si、Zn、Fe五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如下:
则该元素是 (填写元素符号)。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
22.已知Zn2+能与氨分子形成配离子[Zn(NH3)4]2+,1mol该离子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23.K3[Fe(CN)6]可用来检验Fe2+,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几滴K3[Fe(CN)6],观察到的现象是 ,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的微粒有 (填化学式,写2种)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分子中键角由大到小依次为 (用分子式表示)。
24.已知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阿佛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已知金属Fe为体心立方堆积,若Fe原子半径为acm,密度为g/cm3。则M=_________(用
、a、NA表达式表示)
铝元素;N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该元素在第四电离能发生突变,该元素为正三价,为铝元素;N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其电离能随着失电子个数的增多而增大,当原子失去电子变为稳定状态时,如果继续失电子,则其电离能会出现突兀性变化,据此判断该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
含Fe2+的溶液与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具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晶胞的计算。
4 mol(4NA)
[Zn(NH3)4]cl2中的化学键类型为:[Zn(NH3)4]2+ 与Cl-之间为离子键,所以含有共价键的只有Zn(NH3)4]2+内部了:1、Zn←N 4mol σ 配键 2、N-H 3* 4 = 12 mol σ 键 所以,每1mol的[Zn(NH3)4]2+中一共有 σ 键4+12 = 16mol(16NA) 其中配位键有4 mol(4NA)
含Fe2+的溶液与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具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离子方程式为:3Fe2++2[Fe(CN)6]3-═Fe3[Fe(CN)6]2↓ 等电子体是指其价电子总数相等,CN-为:14 C、N、O属于同一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减小,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第ⅤA族的大于第ⅥA族的,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N>O>C,NH3、H2O、CH4三分子中心原子都是SP3杂化,轨道构型为正四面体,键角相等,CH4中没有孤电子对,NH3中存在1对孤电子对,H2O中存在2对孤电子对,孤对子对数越多,键角越小,所以键角:CH4>NH3>H2O,
含Fe2+的溶液与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具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晶胞的计算。
Fe 2+ 与K3[Fe(CN)6]溶液反应呈蓝色.,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的微粒有CO、N2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N>O>C 键角:CH4>NH3>H2O
K3[Fe(CN)6]可用来检验Fe2+,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几滴K3[Fe(CN)6],观察到的现象是Fe 2+ 与K3[Fe(CN)6]溶液反应呈蓝色.,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的微粒有CO、N2
含Fe2+的溶液与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具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离子方程式为:3Fe2++2[Fe(CN)6]3-═Fe3[Fe(CN)6]2↓ 等电子体是指其价电子总数相等,CN-为:14 C、N、O属于同一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减小,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第ⅤA族的大于第ⅥA族的,所以其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N>O>C,NH3、H2O、CH4三分子中心原子都是SP3杂化,轨道构型为正四面体,键角相等,CH4中没有孤电子对,NH3中存在1对孤电子对,H2O中存在2对孤电子对,孤对子对数越多,键角越小,所以键角:CH4>NH3>H2O,
含Fe2+的溶液与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具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晶胞的计算。
根据p=m/v, 应根据均摊法计算出晶胞所含微粒数目.
根据p=m/v, 应根据均摊法计算出晶胞所含微粒数目.
含Fe2+的溶液与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具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晶胞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