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能引起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处理NO有多种方法,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Ⅰ.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g) + 2CO(g) 2CO2(g) + N2(g) △H=-748kJ/mol
为了测定某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一定温度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O和CO发生上述反应。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NO浓度如表:
Ⅱ.臭氧也可用于处理NO。
15.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N2)=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下同);计算此温度下该反应的K=____________。
16.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17.已知N2(g) + O2(g) =2NO(g) ΔH= +180 kJ/mol;则CO的燃烧热为_________。
18.O3氧化NO结合水洗可产生HNO3和O2,每生成1mol的HNO3转移________mol电子。
19.O3可由电解稀硫酸制得,原理如右图。图中阴极为_______(填“A”或“B”),阳极(惰性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固定,其中属于固氮作用的一步是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序号)。
(2)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海洋中存在游离态的氮
b. 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
c. 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
d. 向海洋排放含NO3-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4+的含量
(3)有氧时,在硝化细菌作用下,NH4+可实现过程④的转化,将过程④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NH4+ + 5O2 === 2NO2- + H+ +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研究了温度对海洋硝化细菌去除氨氮效果的影响,下表为对10 L人工海水样本的监测数据:
硝化细菌去除氨氮的最佳反应温度是_________,在最佳反应温度时,48 h内去除氨氮
反应的平均速率是_________mg·L-1·h-1。
(5)为了避免含氮废水对海洋氮循环系统的影响,需经处理后排放。下图是间接氧化工业废水中氨氮(NH4+)的示意图。
① 结合电极反应式简述间接氧化法去除氨氮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
② 若生成H2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处理后废水的pH
将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关于氮的固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1).2.08×10- 4 mol/(L•s) 3.65×106
(1).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O)=8.3×10- 4/2s=4.15×10- 4mol/(L•s),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因此v(N2)=2.08×10- 4 mol/(L•s) ;
该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为:c(NO)=1.00×10- 4 mol·L-1;c(CO)=1.00×10- 4 mol·L-1;c(CO2)=9.00×10- 4 mol·L-1;c(N2)=4.50×10- 4 mol·L-1;此温度下该反应的;
(1).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O)=8.3×10- 4/2s=4.15×10- 4mol/(L•s),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
该温度下,根据各物质的平衡浓度求出反应的平衡常数;
本题综合考查了反应速率、反应方向、化学平衡等知识,并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化学的设计思路,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变化,同时又注重了对高考热点的考查,本题难度中等。
(2).2NO(g) + 2CO(g) 2CO2(g) + N2(g)反应中能提高NO转化率的选项分析为: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故A错误;B.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平衡正向进行,一氧化氮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C.充入氩气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各物质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一氧化氮不变,故C错误;D.充入CO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向进行,一氧化氮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
故选BD;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O)=8.3×10- 4/2s=4.15×10- 4mol/(L•s),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
该温度下,根据各物质的平衡浓度求出反应的平衡常数;
本题综合考查了反应速率、反应方向、化学平衡等知识,并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化学的设计思路,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变化,同时又注重了对高考热点的考查,本题难度中等。
(3).284 kJ/mol或△H=-284kJ/mol
(3).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则CO的燃烧热为284 kJ/mol或△H=-284kJ/mol;
(3).根据盖斯定律求出CO的燃烧热;
本题综合考查了反应速率、反应方向、化学平衡等知识,并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化学的设计思路,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变化,同时又注重了对高考热点的考查,本题难度中等。
(4).3
(4).O3氧化NO结合水洗可产生HNO3和O2,化学方程式为:3O3+2NO+H2O=2HNO3+3O2,每生成2mol的HNO3转移6mol电子,每生成1mol的HNO3转移3mol电子;
(4).O3氧化NO结合水洗可产生HNO3和O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判断;;
本题综合考查了反应速率、反应方向、化学平衡等知识,并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化学的设计思路,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变化,同时又注重了对高考热点的考查,本题难度中等。
(5). B , 3H2O -6e-= O3 +6 H+
(5).O3可由电解稀硫酸制得,原理如图,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阴极为B,阳极(惰性电极)水失去电子生成臭氧,电极反应式为3H2O -6e-= O3 +6 H+。
(5).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阴极为B,阳极(惰性电极)水失去电子生成臭氧。
本题综合考查了反应速率、反应方向、化学平衡等知识,并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化学的设计思路,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变化,同时又注重了对高考热点的考查,本题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