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列因子中,属于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的是 ( )
①平坦的地形
②勤劳的人民
③肥沃的土壤
④宽广的道路
⑤充足的水源
⑥适宜的气温
⑦良好的习惯
⑧精细的耕作
⑨充分的日照
⑩美丽的村庄
10.2012年6月21日为夏至日,这天我国白昼时长排前三名的省会依次是:哈尔滨(3:44日出,19:27日落)、长春(3:56日出,19:25日落)、乌鲁木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11.2012年6月21日为夏至日,这天我国白昼时长排前三名的省会依次是:哈尔滨(3:44日出,19:27日落)、长春(3:56日出,19:25日落)、乌鲁木齐。下列最能示意当日乌鲁木齐杆影末端运动轨迹的是( )
12.某市9月18日起,遭受强台风袭击。22日,台风刚过,又受到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导致局地降温超过15℃。结合材料和图,图中四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从18日到24日该地气压变化特点的是 ( )
13.某市9月18日起,遭受强台风袭击。22日,台风刚过,又受到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导致局地降温超过15℃。结合材料和图,下列日期中最可能出现降水的组合是( )
14.下左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下右图为左图岛屿的地形略图,其中M为一月份20℃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该岛甲、乙两地( )
15.左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右下图为左图岛屿的地形略图,其中M为一月份20℃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16.左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右下图为左图岛屿的地形略图,其中M为一月份20℃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关于虚线L1、L2、L3、L4等温线弯曲合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17.地表净辐射是地表通过短波、长波辐射过程得到的净能量,是驱动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在地气系统的相互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下表是我国近50年对八个区域的地表净辐射变化趋势分布统计表,结合所学知识,根据表格内容,判断图中①②③的地区分别为( )
18.地表净辐射是地表通过短波、长波辐射过程得到的净能量,是驱动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在地气系统的相互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下表是我国近50年对八个区域的地表净辐射变化趋势分布统计表,有关我国近50年区域地表净辐射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21.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尽管当地潮湿、粘稠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下表中的简化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该区域可能属( )
22.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B、C三地对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尽管当地潮湿、粘稠的红色土壤给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下表中的简化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23.地质学上,把海水从海岸入侵陆地的过程叫“海侵”, 海水退出陆地的过程叫“海退”。海侵过程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碎屑岩变为碳酸盐岩,碎屑岩表现为更粗的颗粒,海退过程反之。示意图所属的过程以及虚线方框中沉积颗粒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24.地质学上,把海水从海岸入侵陆地的过程叫“海侵”, 海水退出陆地的过程叫“海退”。海侵过程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碎屑岩变为碳酸盐岩,碎屑岩表现为更粗的颗粒,海退过程反之。引起上图海平面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地壳上升
②地壳下降
③冰期
④间冰期
31.下为地球局部图,弧ADC与圆圈为纬线,弧ADC为昼弧,线ABC为昼夜半球分界线,图示时刻B、D两点的太阳高度差为90°。
(1)当B点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D点地方时为( )时,太阳直射点纬度数为( ),B正午太阳高度为( )。
(2)当B、D两地纬度差达到最大值时,赤道日出方位为( )方,衢州的昼长为( )小时。
(3)当B、D两地同日正午太阳高度差达到最小时,下列有关的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多选)
A.南极科考站正在展开科考工作
B.中国江淮地区处在梅雨带中
C.全球各地华人欢度中秋佳节
D.加拿大的农场主准备小麦播种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工业排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常用的排烟方式有烟囱排烟、烟塔合一(烟囱和冷却塔合二为一,取消烟囱)排烟。烟塔合一排烟方式中的冷却塔是一种散热装置,以水为循环冷却剂,从工业系统中吸收热量并排放至大气中。
(1)某火电厂采用烟囱排烟方式,计划改进排烟以减小对当地的大气污染,其较适宜的改造方式是_______。
A.增加烟囱高度
B.减小烟囱高度
C.建造多个烟囱
D.建造倒圆锥形烟囱
(2)据“某地四日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图”判断近地空气质量问题最严重的是( )。
(3)下图为某日烟囱排烟与烟塔合一排烟的效果示意对比图,①②中代表代表烟塔合一排烟方式的是( ),判定理由为( ),逆温情况下一般采用( )(填序号)排烟方式可更有效减轻对当地的污染。
33.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日哈尔滨、拉萨、上海、深圳四城市24小时(北京时间)气温实况图。
材料二 雾是空气中“多余”的水汽和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后,形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出现混浊现象。气温越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就越少,越容易形成霾。我国一般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1)材料一所反映的气温状况可能出现在( )季,请解释判断理由。
(2)找出材料一表示拉萨的曲线,并说明理由。
(3)④城市为( )(城市名),进入10月中旬以来,“史上最严重雾霾”袭击④城,空气污染指数多次爆表,据有关部门统计,④城空气质量排在全国最差首位。雾的形成一般需要的条件有:足够的水汽、静风、逆温、凝结核。结合材料二分析此次④城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
(4)汽车尾气常常被认为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原因,读下表,说说受汽车影响中国空气质量比美国差的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