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下列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 )
11.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
1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它主张 ( )
17.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 折) —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2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阐明了( )
25.倒霉的雅典公民帕迪斯在参加无数次抽签后,终于如愿以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是黑豆,他成为民众法庭6000名审判员中的一名。这一现象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
26.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②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③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27.古雅典历史记载:在雅典“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 ……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梭伦时期,曾制定一项特别法令,规定任何公民“当发生内争之时,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失去公民权利”。这表明( )
28.苏格拉底在描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这反映了( )
34.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到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6.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
38.“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 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39.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运行的基本原则有( )
①内阁由下院多数党组成
②内阁实行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③内阁必须得到议会的信任否则就要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④内阁名义上对议会负责,实际上对国王负责,由国王任命
40.“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
41.2008年11月5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在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最终以365票对173票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当选第56届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由此说明( )
①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②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③两党本质上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两党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
42.费杰逊曾这样写道:“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的管理国家权利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文中所反映的观点是( )
①人民主权
②三权分立
③法治原则
④天赋人权
43.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这里所说的“奠基石”和“根”的主要内涵是( )
①共和制
②联邦制
③三权分立
④黑人奴隶制
50.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这些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 这说明( )
5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某朝郡县示意图
图二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图三 某朝行省示意图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一、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
(2)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创立有何作用?
(3)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4)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四所反映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52.材料一:(雅典)公民大会每九天召开一次。会议一开始,传令官便宣读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常设机构)审核过的提案。接着,赞成者和反对者便轮流登台发言,会场群情起伏。待双方发言完毕,便开始表决。一般提案,则举手表决;有关选举和放逐事宜,就采用抽签或投票方法表决。
——《古代雅典的民主》
材料二:在希腊雅典的伯里克利时代,所有妇女以及12.5万奴隶、4万外国侨民没有公民权利。将军始终保持选举制,连选连任,并不给薪俸。
——《古代雅典的民主》
材料三: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问题:
(1)当时雅典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其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该制度有何特点。
(2)结合上述材料,对该制度做一个评价。
(3) 据材料三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4)罗马法经受了时间考验,直至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份宝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53. 17世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走上了宪政制度,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并且在法律的牢笼中变得温顺;国家在众多人手中运行,随着经济的增长,个人权力永远不能再左右国家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得以颁布的背景?(2分)这一法案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二 本国法律和法令的确认: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
——《英国王位继承法》(1701)
(2)材料二文件体现了哪些重要民主理念?材料一、二有什么关系?
材料三 (18 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 由。……1760年乔治三世的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 1830 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恩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
——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
(3)据材料三,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针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英国政治体制演进的基本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