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奢侈品消费的初级阶段,消费者看中的往往是商品的LOGO,消费的是“符号”。把奢侈品视为财富与身份的象征,用来炫富与攀比,而较少注重其优雅、个性的独特价值,品牌文化和历史。由此可见 ( )
①消费取向受消费观、财富观的制约
②消费者品位的高低与财富增速关联度高
③消费心理成熟度存在提升的空间
④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对经济发展无益
2.数据就是资源,就是财富,也是重要生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空间无限。浙江将抢占机,着力打造“数据强省”,这是因为 ( )
①大数据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②大数据处理和应用的市场前景广阔
③大数据资源主要依靠政府自觉配置
④大数据新兴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3.2015年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6%,出境消费达1.1万亿元。一些中高端产
品和服务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一些重化工业和一般制造业却形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因此需要着重解决 ( )
①供给和需求总量不平衡的矛盾
②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③供给侧调整怎样满足需求的问题
④需求侧调整怎样引导生产的问题
4.三十多年来,改革循着从易到难、从局部到全局、从增量到存量的顺序展开。在新的历史节点,面对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成为唯一的选择,也正成为当下现实的行动。这说明( )
①改造世界的活动是客观的
②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③实践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
④正确认识最终服务于实践
6.2016年最值得期待的科技进步之一——基因编辑技术:对目标基因的特定片段进行删除、增加或改变,从而达到定点改造基因的预期。这启示我们( )
①对系统内各要素的组合可以进行有目的干预
②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完整准确地认识一事物
③大处着手,小处着眼,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关系
④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7.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的局限性,承认人类社会物质性,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下现象能够佐证唯物史观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
①随养老保障体系推进,子代养老观念发生大变迁
②反恐已成普遍共识,极大地推动国际反恐合作
③多元价值观共存是日益宽松社会环境的反映
④十三五规划描绘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新蓝图
9.少数民族人口虽然仅占总人口的8.49%,但同样是国家的主人翁,他们依法享有各项政治权利。少数民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政治 ( )
①少数民族群众依法行使民族自决权
②少数民族干部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③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④少数民族政协委员提交议案行使质询权
10.2015年向世界推出了一系列中国倡议、中国方案,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变革世界,中国担当,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这说明中国 ( )
①全球霸主地位已初露端倪
②愿意承担更多但相宜的国际责任
③积极争取参与制定国际规则
④主张颠覆性改变旧的国际秩序
11.关于阅读,有学者表示并不是所有经典都适应孩子们,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才是最重要的,读不进去的,也没有必要硬读。说明个人接受健康文化的影响需要 ( )
①辨别良莠
②学会选择
③潜移默化
④主动自觉
12.一年一度的《中华之光》是央视推出的一个大型文化人物评选活动,旨在表彰为传播中华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该活动向外界传达的信息是 ( )
①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激励我们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长期来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因贫施策的科学性不够。精准扶贫是一种新的治贫方式:精确识别,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精确帮扶,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精确管理,农户信息管理,阳光操作管理,扶贫事权管理,做到公开、公正,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权和责。
13.在扶贫进入全面攻坚阶段,结合材料,说明政府适时实施精准扶贫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14.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知识阐述为什么要从粗放扶贫转变为精准扶贫。
深刻认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材料一 表:2006-2014年世界环境表现指数,中国得分和排名情况
说明:①该指数由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发起,两年发布一次。②中国在减碳方面表现突出。
说明:根据国际经验,环保投资占其同期 GDP 的 1%~2%,能大体控制环境污染的恶化;达到3%~5%,环境质量会明显好转。
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推动其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理念要先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永葆母亲河生机活力。
材料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一个民族对所处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系)作为重要支撑;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
15.结合材料,运用围绕主题和抓住主线知识阐述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的直接理论依据。
16.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