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示意欧洲经济发展空间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2.欧洲制造业布局变化,有利于西部地区( )
下图示意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转变模型,读图完成3~4题。
3.T1~T3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带来的影响( )
4.T2~T4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
①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 ②城市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③迁入城市的人口逐渐老龄化 ④城乡人口平均寿命差异加大
北半球季风区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表为该湖泊水位(水面海拔)和TSS (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表回答5~6题。
5.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的( )
6.该湖泊TSS 通量变化产生的影响 ( )
①湖泊调蓄功能增强 ②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③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④湖泊萎缩速度加快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图(图中时间为东10区区时),读图完成9~11题。
9.该地最可能位于( )
10.该日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11.此日所在季节( )
若羌红枣皮薄、肉厚、核小、香甜。9月中下旬红枣基本成熟,但直到10月中旬红枣完全成熟自然风干后开始采摘,干枣销往国内外。左图示意新疆红枣主产区分布,右图示意若羌周边地区气温、降水分布。
12. 说明若羌红枣树上挂干采摘的原因。
13.分析若羌销往国内外的红枣以干枣为主的原因。
14.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若羌红枣产业发展合理化建议。
甲处为世界上最大的湿地,面积季节变化明显,生物资源丰富,鸟类众多。乙处河段洪水期为5月~6月。左图示意R河流流域分布,右图示意甲地气候资料图。
15.从气候角度说明甲处湿地面积季节变化明显的原因。
16.说明乙处河段洪水期形成于5月~6月的原因。
17.阐述甲处湿地鸟类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
下图示意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该地区4月~9月份降雨丰富,占全年八九成。人们生产活动以放牧、种植和林业为主,生活能源来自薪柴。
18.从人类活动角度分析图中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