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迄今已有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它代表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今天,汉字也是我们身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古到今,汉字经历了许多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到隶楷行草,再到我们今天使用的微软雅黑,汉字从来没有停止过变化。这么多种汉字引发的问题就这样来了:无论是荧屏上,还是大街小巷中,时不时会出现一些繁体字或一些不规则字体,屡见不鲜,甚至错别字。那么,我们就要问了:是什么原因导致汉字的胡乱使用呢?我们又该怎样解决呢?
打开电视,无论是曲折动人的电视剧还是一些赏心悦目的歌舞类节目,错别字的“倩影”总是随处可见。在这些错别字中,见得最多的要属“大象”的“象”,因为它总是被别人把它和“好像”的“像”搞混。因此,在一些公开场合,往往和“好”一起露面的是“象”,而不是“像”。是因为电视台工作的叔叔阿姨们粗心大意弄错了?还是他们不会写?如果是前者,那电视台工作人员粗心的几率太大了,显然不可能;可如果是后者,那就更不可能了,大家都知道,电视台的招聘是很严格的,不会写的人压根都不用去嘛!我认为,原因只可能是一种——那就是追求潮流。大家知道,在港澳台,人们使用的文字是繁体中文。自上世纪末,港澳台地区的“追星热”传入大陆,便迅速地传播,随之而来的便是繁体中文。大家看看,许多唱片底下的歌词都是繁体字,有的还是不规范的繁体字。偏偏有的人又不懂繁体字,于是就开始了“创字”,搞出一个“四不像”,最后越来越荒唐……
然而,走在大街上,东边是“不剪不散”;西边是“理髪”;前面一个“照像”;后边一个“默默无蚊”。另外,像“自行车仃放处”﹑“打玖” ﹑“水電安装” ﹑“骑乐无穷” ﹑“有口皆杯” ﹑“食全食美” ﹑“讟书是福” ﹑“来頓饭”……这样的广告语多的更是没法说。那次,小姨的理发店开业了。我前去参观,发现她店的招牌是“一剪钟情”,便告诉她写错了。小姨头也不回地说:“这叫‘潮流’,流行懂不懂啊?这样才显示出我店的个性来!”没错,现在追求所谓的“潮流”乱改成语,在错误使用汉字里面占的比例很重。开店者一般是“80后”的,也就图个新鲜。他们认为:这些乱改成语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又不会损害谁的利益,反而吸引顾客的眼球,而且认为这样挺“酷”,不落伍,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那这样真的能使店里的生意更好吗?
无独有偶,不仅是在城市,在乡村上仍然可见错别字的踪影。那年放假,我回老家去探望爷爷奶奶,刚好遇到爷爷给书记写信,我发现爷爷把凡是言字旁都用汉字“言”代替。难道爷爷也懂追求潮流?何况给上级写信时很严肃的。我不解,便问爷爷。爷爷笑着回答:“呵呵,我小时候没读过什么书,爸爸只教我认得几个字,那是新中国还没成立,我们都是写的繁体字,到现在我还改不过来呢!”哦,原来如此。可不是现在都在搞“扫盲工作”吗?怎么爷爷没有被“扫”呢?
看到这两种情况,我想问:汉字受法律的保护吗?答案是肯定的。简体汉字已经商标注册;而繁体字与简体汉字只是比画不相同,其读音字义完全相同,因此也是受法律保护的。那么那些人随意乱用汉字岂不违法?我国在这一条上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按以上推测,的确如此。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一是有关部门管理不严,再加社会风气不雅,使得一些“追求潮流者”不正确使用汉字;二是我国的“扫盲”工作做的还不是很彻底,致使一些农村中老年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我国《刑法》明确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所以,希望政府以后在这方面加把力,用知识和科学去创造新的生活。
为了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为了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请正确使用汉字。正确使用汉字,不仅仅是文明的表现,也是对汉字这个走过多少风雨的老人的尊重,更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责任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