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今世界的迅速发展,科技也越来越发达。我们电视上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广告。广告本是为了推销产品,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广告中的成语、名言、俗语,都像约好了一样,看着使人哭笑不得!
也许有一天,你正陶醉在精彩的电视节目中时,突然屏幕上出现了这样的广告:“‘咳’不容缓”、“一‘明’惊人”、“默默无‘蚊’”、“‘衣衣’不舍”、“一‘不’到‘胃’”……这些广告语与成语结成一对一对,可是,这样做合适吗?
在社会上,意见显然很难统一。一些大学生、八O后的人,他们认为没有啥事!改改成语、换换名言,不是挺有意思的嘛!娱乐娱乐!现在学习、工作压力那么大,改成语、篡名言、修俗语,也能发泄发泄啊!当然,那些广告商就更有有理了!你听听:“现在社会不缺钱、不缺时间,最缺的是什么?娱乐!现在世界上的人一个个都想着创业、发明!想着怎样赚钱!连娱乐的时间都没有了,改改成语又怎么了?!不用那么认真!”
当然,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据调查表明,对于广告语的记忆与传播,最多的人群是中小学生。如此这般移花接木、偷梁换柱,中小学生竟将“广告用语”当作“词语扩大版”去学习、记忆、研究。长期这样下去,学生们的脑中就储存了一些不是成语的成语,对于他们来说,对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的继承,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灾难啊!一代一代的人如果这样传承中国文化,那么几十年、几百年下去,我们的文化就将面目全非,也许那时连我们自己都听不懂自己在说些什么。
文化继承和传播的第一层意义,就是要准确,如果不准确,那有什么意思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