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复习(3)

来源:微学外销员考试网发布时间:2011-05-16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复习,参加2011年外销员考试,育路教育网特收集汇总了外销员考试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复习的辅导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顺利通过外销员考试!

  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大卫。李嘉图,在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这本书中,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

  这个学说简单的说就是“两优取其最优,两劣取其次劣”。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就是比较优势原理。也就是说,两国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通过“两利取重,两害取轻”,两国都可以提升福利水平。

  例如,葡萄牙生产一单位葡萄酒需要80个劳动日,生产一单位呢绒需要90个劳动日;英国生产一单位葡萄酒需要120个劳动日,生产一单位呢绒需要100个劳动日。在这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葡萄牙都处于绝对有利地位。似乎不需要进行分工。依照比较成本说,葡萄牙应把葡萄酒输往英国,换取英国的呢绒。

  例:A国生产手表需要6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要9个劳动日,B国生产手表需要12个劳动日,生产自行车需要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成本说( C)

  A.A国生产和出口手表,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B. A国生产和出口自行车,B国生产和出口手表

  C.A国生产和出口手表,B国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简称H-O定理

  瑞典经济学家埃里。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和他的学生伯尔特尔。俄林(Bertil Ohin)提出了要素禀赋(the factor of production)理论,这一理论因两位经济学家而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或简称为H-O理论。

  这个理论概括为3个要点:

  (1)每个区域或国家用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用相对稀少的生产要素从事水平的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2)区域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价格的绝对差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3)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差别。

  例:一国劳动力资源丰裕,故它应该专门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说法来自( C )

  A.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

  B. 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说

  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