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外销员考试,全面的了解外销员考试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2011年外销员考试相关资料,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3. 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这次产业革命是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以及钢铁、化学和交通运输业的革新为标志。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石油、电力、化工、汽车制造和钢铁工业等纷纷出现,促进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新的分工体系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垄断代替自由竞争,通过资本输出进一步加深和扩大国际分工。
第二次产业革命后,许多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美国、欧洲、日本、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赶超上来,参与国际分工的中心国家也由英国一家变为数家,在垄断基础上产生的资本输出把资本的统治从一国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世界,生产资本化和资本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增强。例如:挪威专门生产铝,芬兰从事木材加工业,比利时专门生产钢和铁,荷兰、丹麦以农业生产为主,美国专门生产谷物,英国是纺织品生产大国等等。
这一时期,由于第二次产业革命,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引起对橡胶、石油、铜、矾土以及其它矿产品和农业原料的巨大需求,于是把亚非拉国家迅速卷入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出现了畸形,经济片面单一,其主要作物和出口商品只限于一两种,而这些商品绝大部分提供给发达国家的市场,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在经济生活上对少数几种产品的依赖,同时对世界市场的高度依赖,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市场,这样不仅使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作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作用比以前更加重要,而且进一步成为它们最有力的投资场所,从而使宗主国同殖民地、工业品生产国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明确。
随着世界分工体系的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进一步加强,参加国际分工的每个国家所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部分或全部地包含着其它许多国家劳动者的劳动。世界各国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加强,使得无论是工业国还是农业国,都依赖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4. 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爆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革命是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和生物工程的发展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是世界经济史上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一次革命,它推动了通讯业、信息处理业和交通运输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出现了宇航、生物工程、软件、服务和原子能等新兴产业。科技革命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生产力使生产的国际化发展异常迅速,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1)在国际分工格局上,发达国家之间发展迅速,处于主导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传统的国际分工是以自然禀赋为基础的世界工业国和世界农业国之间展开的。但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大量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国际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化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这就决定了科技水平高,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结构相似的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占主导地位。
(2)各国间除了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还发展了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在二战前国际分工格局中,各个国家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处于主导地位,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进步引起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原来的生产部门也被划分为许多新的独立部门,并且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高精尖产品的生产,需要巨额的科研费用和大量的生产投资,这样就迫使发达国家之间在研究和开发项目上进行国际合作,从而使发到国家的工业部门内部分工得到发展。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二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它们不甘心做发达国家的附庸,要求摆脱对单一经济的依赖,并以发展本国民族经济为主要任务。这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自主地决定参与国际分工,原有的国际分工殖民性质开始改变,它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实行工业化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出现了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例如韩国、墨西哥、巴西等。但是,世界生产力的大部分仍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控制着国际分工的格局、规模,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发展中国家受剥削和掠夺的被动地位并没有彻底改变。
(4)参与国际分工的经济所有制形式日益广泛,不仅有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还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在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在有利于其民族经济发展的条件下,通过对外贸易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我国在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后,面向世界,广泛而深入的参与国际分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