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与国际分工的依据
一、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影响和制约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力的增长是社会分工的前提条件,一切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上。
2.各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历史上,英国最早完成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使其成为“世界工厂”,英国在国际分工中便居于主导地位。继英国之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相继完成,生产力迅速发展。它们便与英国一道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与支配力量。
3.生产力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生产的发展,各种经济类型的国家都加入到国际分工行列,国际分工已把各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世界性的分工。随着各国生产力的发展,各国参加国际分工的形式从“垂直型”向“水平型”过渡,出现了多类型、多层次的分工形式。
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随着生产力
的发展,国际贸易中的工业制成品、高精尖产品不断增多;中间产品、技术贸易、劳务贸易也大量出现在国际分工中。
(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条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自然条件,进行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困难的。但应注意的一点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
(三)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1.人口分布的不均衡,贸易成为一种需要,影响着国际分工。
2.劳动规模或生产规模,也制约和影响着国际分工。
3.国际分工的实现还要受制于国际商品市场规模的发展。
(四)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
资本国际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自19世纪末以来,资本输出就成为资本主义国家重要的经济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发展中国家对外资政策的变化,都大大扩大了资本的国际化过程,对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国际生产关系决定了国际分工的性质
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时它与生产关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既然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超出国家界限的结果,因此,社会生产关系也会超出国界而形成国际生产关系。
国际生产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以及它们在国际分配、国际交换和消费中的各种关系。
(六)上层建筑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上层建筑对国际分工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建立超国家的经济组织,调节相互的经济贸易政策,促进国际分工的发展。
2.制定自由贸易政策、法令,推行自由贸易,加速国际分工的步伐。
3.通过殖民统治,强迫殖民地建立符合国际分工的经济结构。
4.发动商业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使战败国接受自由贸易政策。
5.执行对外开放政策。
上层建筑对国际分工也可起延缓作用,如制定过度的保护贸易政策;追求盲目的“自力更生”;组成排他性的经济贸易集团等,也会延缓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进程。
二、国际分工的依据
一国以何种依据与别国进行分工,一直是经济学家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他们提出了许多依据。影响比较大的有以下几种学说: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国际分工的绝对成本理论。亚当?斯密从分析分工利益得出依照绝对成本进行分工的学说。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是: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亚当?斯密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绝对有利的地位。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由于这个理论是按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所以也叫做绝对成本理论。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英国另一名古典派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0,1772—1823)在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按“比较成本”进行国际分工的学说。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大卫?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增加生产总额,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
每个地区和国家按照其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丰缺状况生产和出口商品,参与国际分工,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F.Heckscher,1879—1959)和他的学生俄林(Be-itilGofllmnd Ohlin,1899—1979)提出来的。在《域际和国际贸易》一书中。俄林阐述了这一学说。其要点如下:
1.每个区域或国家用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用相对稀少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体系中应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入后面那些种类的商品。
2.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问商品价格不同。然而,各国间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差别主要是成本的差别。所以,成本的国际绝对差是国际贸易发生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则是在两国国内各种商品的成本比例不同,也即比较成本差异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条件。不同国家不同的成本比例是因为各国国内的生产诸要素的价格比例不同,而每种不同生产要素的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进而两国生产要素价格的比例关系不同也是因为两国诸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存在着不同的比例关系。但是,各国在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是不相同的,即各国所赋有的各种要素的数量、种类和质量是不同的。国际贸易就是建立在各个国家各种生产要素的多寡不同和价格的高低不同的基础上的。另外,即使生产诸要素的供给比例是相同的,对这些生产要素不同的需求也会产生生产诸要素的不同的价格比例,从而为国际贸易提供一个基础。
3.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即使是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进一步说,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的利益是各国能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分工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最有效利用将会比在闭关自守的情况下得到更多的社会总产品。
俄林还认为国际生产要素不能充分流动会使生产达不到理想结果,但是商品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国际间要素缺少流动性的不足,即通过国际贸易可以部分解决国际间要素分配不均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