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辅导之当心表演型人格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也会在身边看见“小月月”型的人:他们喜欢在公众场合通过各种方式引起大家的注意,“爱显摆”。这种人在工作中吹嘘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生活中炫耀自己的身世、财富或情感生活。情感生活中喜欢大起大落,易受暗示,强烈需要爱人关注,向往活在一幕幕爱情戏剧里。这种我们常常称其为“人来疯”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表演型人格障碍”或者“癔症人格障碍”。
那么表演型人格倾向的成因后果如何?我们又将如何应对调整呢?
诊聊:不要把戏演到生活中来
主持人:郑莉 来访者:茜雪,27岁,某外企公司销售代表,未婚,有男友。 心理咨询师:谭洪岗谭洪岗简介:心理学应用专家,治疗师。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剧助理导演。着有《电影与心理人生》,译有《真相—治疗心灵的妙方》、《语言的魔力》等。
主持人:一般情况下,那些开朗活跃、喜好社交、说话有感染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会适应得很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得开”,人们也乐于和这样的人亲近。但是当某些特征过分显着,总是时不时地作秀的话,就会招人烦了。前段时间网络上被人热切关注的“小月月”,大概就具有这种表演性人格倾向。
茜雪:我之所以参加这次“诊聊”,就是觉察到自己有这种作秀倾向,而且已经影响到了亲密关系和人际关系。当然我没有“小月月”那么过,不过生活中可能会不分场合地发发嗲,渲染一下情绪,表现一下自己的魅力,这种情况倒是不少。现在我男朋友比较烦我这点,觉得我过于追求表面的情感体验,但好像不深沉,我才发觉自己这样可能也是一个问题。
谭洪岗 :你刚才说,自己有点喜欢表演,过于追求表面的情感体验,不够深沉,这种情况是从你什么时候就开始的? 茜雪:从我中学时候吧。首先,我那时确实经常上台表演节目,也深得老师同学的赞赏,逐渐地,我就有点分不清楚生活与舞台了。父母从小也喜欢强化我的表演意识,说我很大方。可能从那时开始,我就有点过分看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看法,很需要吸引他人注意。回想起来,初恋时我就常写些看不懂的诗给对方,感情体验比较夸张,很喜欢沉浸在爱情戏剧里。我还特别容易受伤害,如果对方哪一点不令我满意,我就会大发脾气。一看见别的女人在他旁边,我就觉得他变心了,因此狠狠地折磨他。我们的关系,是好一阵,然后就吵一阵,但这种相互折磨也都不是真的要折磨,就是想把戏演得再凄美些~
主持人 :谭老师,这样的情况是不是有些分不清“舞台”与现实?
谭洪岗:茜雪的状况还算常见,而比较典型的表演型人格障碍者,最明显的一个特质就是善于“表演”。比如表现得过于妩媚性感或热情慷慨,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无论是“行头”还是“台词”,都给人正在看话剧或电影的感觉,“演出”已经夸张到让人“不能忍”的程度了。其次呢,就是情绪波动强烈,喜怒无常,情绪的变化让人难以捉摸,刚才还对你青睐有加,不一会儿又对你大发脾气。最后,他们还是自我中心者。通常他们的“表演”和热忱,都是为了获得什么东西或者满足什么欲望,如果达不到要求,他们就会立刻翻脸,和别人大吵大闹,更有甚者,会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
主持人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人格特质?谭洪岗:在先天遗传方面,边缘系统和下丘脑兴奋阈限较低的人,比较容易出现表演型人格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生会演戏”。但是作为高度社会化的人类,先天遗传只是提供一种可能性的大小,真正形成表演型人格障碍与否,关键还是看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不恰当的家庭教育也要负一定的责任。如果父母也有表演型倾向,那么孩子自然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到。此外,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当孩子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获得赞许时,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所有行为的目标,就是要得到赞赏。由于父母教养不当,使得孩子的价值标准完全来源于外部认可,成人后,就习惯于将价值全部寄予外界,凡事以取悦别人为目的,对外界的风吹草动迅速应对,使得自己容易受外部暗示,喜怒无常。茜雪:老师说得不错,我父母对我确实宠爱,他们情绪也不太稳定,大起大落得多,不太理性。从小我就活在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的心理中,似乎需要围绕着一层光环,需要做众人瞩目的焦点,要不然我就不舒服,慢慢地也就比较容易受别人暗示了。
主持人 :根据调查,女性患表演型人格障碍的问题率是男性的两倍。那么要摆脱掉表演型人格倾向的困扰,最需要做到的事情是什么?
谭洪岗:现在,人们在培养女孩子的过程中仍然喜欢让她们更符合别人的心理需求,而不是培养她们心理上独立于别人的判断,活出自我内心的真实。这导致我们很多女孩子很难去体会和尊重内心真实的情绪情感,为了外界的需求而自我压抑或者扭曲。表演型人格倾向的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处事中,少一些取悦性。练习自我平衡,体会为了自我而活的感觉,不要总是要讨所有人欢喜,这是注定要失望的。
测试:你有表演型人格倾向吗?
(1)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
(2)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
(3)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求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
(4)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
(5)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6)需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
(7)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
(8)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
如果在上述8个问题中有4项以上选择“是”,那就要注意喽,你具有一定的表演性人格倾向。
如何应对“表演型”的人?
第一:冷处理:不管她如何表演,做到视若无睹。记住,千万别对她的表演进行迎合,别挑逗起她的兴趣,保持坐怀不乱,不要掉进她的圈套之中。
第二:建立自己的朋友支持系统,一起对她实行冷战政策。如果她主动凑上来搭讪,大家只要面无表情地简单回答“嗯”、“啊”、 “我很忙,过会儿再说”等等之类的短语即可。时间一长,其演出的热情自然就消退了。
第三:必要的时候,告诉她,你对她的表现并不感兴趣。希望她能够简短而理性地,不带情绪渲染似的跟人相处,这也能有力地泼她的冷水。
当心自己的表演倾向
第一:跟社交生活疏离一段时间,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空间。训练独立于他人,不靠取悦赢得关注的能力。
第二:开始内在的醒觉之旅。你可以通过写日记、阅读等来跟自己的内心对话,学习不要总是喜形于色,练习延迟反应时间。
第三:练习倾听和思考的能力。把一些感觉、感受藏在心底,酝酿一下,学习理性思考,冷静分析。
第四:自我暗示。比如:我的存在及价值并不需要一定得到人群中去表现。安静地自处,有时候更恰当。
第五:学习升华。如果你实在有剩余的精力需要发泄,那么就把这种表演冲动升华到文学创作、舞蹈音乐等活动里面去吧。记住,把舞台跟现实生活分开,这样,会更有利于你更明智地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