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13、一般认为、美国罗斯的《社会心理学》与英国麦独孤《社会心理学理论》先后出版,标志社会心理学的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诞生。勒温是社会心理学之父,F.H.奥尔波特是实验社会心理学业奠基人。
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提出者是班杜拉。学习机制是联想、强化、模仿。学习过程是: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
社会交换论:霍曼斯的基本观点: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产出视角研究社会行为;认为人是趋利避害,倾向于在互动中扩大收益和满意度。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个体行动以该事物的意义为基础,事物意义存在于互动而非事物中、个体往往以自己的解释去修改事物意义。
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潜意识、力比多、生与死的本能)、荣格(集体无意识)霍妮(文化因素论)沙利文(人际关系论)。
。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 .观察学习包含的过程 .社会交换论的创始人
。社会交换论的主要内容
。“个体或群体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价值越小”这是社会交换论的:A、成功命题;B、刺激命题;C、价值命题;D、剥夺—满足命题。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14、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教导成员遵守社会规范、确立生活目标、培养社会角色、掌握生活生产基本知识技能。再社会化(没有取得社会成员资格成员的再教化)继续社会化(成人期的社会化)。
社会化的分类: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
性别角色社会化:性是生物学概念,性别表示男女人格特征差异,性别角色表示社会对男女的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的期待。
道德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国家形象阶段、抽象国家观念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社会化的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
。个体社会化是以( )为前提:A、政治社会化;B、道德社会化;C、性别角色社会化;D、语言社会化
。我国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A、继续社会化;B、终身社会化;C、早期社会化;D、再社会化
。不是社会化载休的是:A、家庭;B、职业学校;C、报刊;D、医院
。“性别角色”表示:A、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行为方式上的期待;B、男女在人格方面差异;C、男女在生物学方面差异;D、男女在思想方式上差异
15、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表示的是其社会地位与身份
。社会角色可分为:先赋角色与成就角色;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功利型角色与表现型角色;自觉与不自觉角色
。角色失调、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16、自我、身份、自尊
。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
。自我概念形成三个阶段:生理、社会、心理自我
。身份的特点: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契约性
。自尊: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自尊是个人对其社会角色的自我评价
。一女性在学校是严师,在家里是慈母,她顾此而失彼,这是:A、角色间冲突;B、角色不清;C、角色内冲突;D、角色失败
。詹姆斯的自尊公式是:A、自尊=成功/自信;B、自尊=成功/抱负;C、自尊=自信/抱负;D、自尊=抱负/成功
。李付校长因腐败成了囚犯是:A、角色中断;B、角色冲突;C、角色失败;D、角色不清
第三节 社会知觉和归因
17、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人们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图式、自我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称为图式,自我图式是个体在以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概括认识。图式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影响记忆、影响知觉、影响对他人知觉。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印象形成的加法、平均、加权、中心品质模式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按常模管理、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按社会期待管理、投人听好。归因中的不变性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自我价值保护
。什么是平均、加法、加权、中心品质模式。在印象形成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特征,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印象,这种模式称为:A、加法模式;B、加权模式;C、平均模式;D、中心品质模式
。在印象管理(印象整饰)中,为收到好印象,往往承认自己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更可信,这称为:A、隐藏自我;B、自我抬高;C、形象塑造;D、自我暴露
。凯利认为当一种结果看起来由一种以上原因引起的时候,将其归因于某一特定原因时要谨慎行事,这是:A、协变原则;B、折扣原则;C、自我防卫原则;D、不变原则
。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可做内部原因归因是:A、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高;B、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C、高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
。在成败归因中,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这是一种( )策略:A、隐藏自我;B、自我抬高;C、自我防卫;D、自我暴露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会情绪
18、社会动机的功能:激活、指向、维持与调节
。动机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倒U型:任务简单,动机升高;任务复杂、动机降低
。主要社会动机
亲合动机。起源于依恋。恐惧增加亲合、焦虑减少亲合。亲合需要随出生顺序而递减
成就动机(含抱负水平)。影响成就动机因素:目标的吸引力、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施展才能的机会
权力动机。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社会、控制需要、无能的恐惧
侵犯行为:本能说、挫折侵犯源、社会学习论
利他行为:社会生物学观点、社会规范性
19、社交情绪
社交焦虑——是仅次于抑郁、酗酒外的第三大危害人类心理健康问题
。妒忌
。羞耻与内疚
耻感不能太多太少;内疚是人类良心的情绪“内核”,过多过少都不利于健康
。什么是妒忌——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不如别人而产生的羞愧、愤怒、怨恨情绪状态
。什么是羞耻——个体因人格、能力、外貌方面的缺憾而产生的一种痛些的情绪体验
。什么是内疚——个体认为自己对罪行过错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利他与助人的区别——后者是有益于他人,需要或接受报酬的行为
。什么是旁观者效应——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
。去个性化与攻击行为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