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门”揭示“文化安全隐患”

来源:考试大发布时间:2008-05-28
 近日,一个特别专题策划《王石,请别道歉——四川人民需要你》,又惹来骂声一片。说到挨骂,汶川地震后被骂得最多的,当然是王石先生了。人们不禁要问:王石为什么挨骂?王石挨骂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启示? 
  第一个问题
  王石挨骂,决不是因为万科只捐了200万,事实也证明万科援建灾区的行动才刚刚开始(我始终不同意,这是王石挨骂之后的赎罪行为)。在《万科捐款200万,有违企业文化理念?》一文中,我也谈到,万科直接捐款的数额尽管确实不多,但并没有违背其一贯倡导的企业文化理念。王石挨骂,“错”在作为一位公众人物,在举国悲痛的时刻,用理性表达的方式作了自我辩解,伤害了部分网民的情感,尤其是这场灾难与房地产行业有着直接联系,尤其是这些网民都是万科实际或理论意义上的目标顾客。
  第二个问题
  王石挨骂,受连累的不仅仅是王石本人;这些天来万科企业备受责难,万科人也蒙受了委屈。因此,我更关注的是“王石门”背后的文化启示。毕竟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是每一个企业都努力追求的,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又是那么的不容易。
  首先,作为企业的形象代言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精神状态下,都应该牢记自己的角色,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对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就是为什么“艳照门”之后,一些企业不得不弃用阿娇和张柏芝代言的广告了。同样,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万科的董事长王石与万科之间,有着比其他任何企业的董事长与自己的企业之间更大的关联性。“王石”这两个字,早已不单属于王石个人,而是与整个万科企业的形象、全体万科人的荣誉紧密相联的。
  其次,对于企业而言,对形象代言人的有效管理显十分重要。国外的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它们对于自己的品牌或产品形象代言人,不仅有着严格的选择标准,而且在达成合作时,必须签署非常详尽的约束性条款和相应罚则,包括直接干预你的私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艺人害怕媒体披露谈婚论嫁的传闻了。
  不过,很多企业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对企业领导者的言行干预的重要性,而更多的是依靠领导者的自我约束。一些企业也有行为规范,但主要是针对普通员工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即使个别企业有领导者的行为规范,也非常粗略和模糊,以概念性的要求为主,而缺乏明确的细则规定。万科应该也属于此类。在强调尊重个性的万科,王石开博似乎是他个人的事、不应该干涉,况且此前王石通过博客与网民直接互动、产生了比较积极的传播效应,某种程度上,王石的博客也成了万科的一个舆论窗口。
  但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渠道十分丰富、信息传播速度十分迅捷,比如网络,已经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强大威力,它既可以在一夜之间造就你、更能够在一夜之间毁灭你。于是,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政府部门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启用新闻发言人制度,统一口径应对重大事件和敏感问题。幸好万科和王石都曾经经历风雨,没有这么脆弱,不致于酿成毁灭性地震。
  总之,本次万科深陷“王石门”,如果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分析,是一个非常好的警示!我们可以据此思考:自己的企业是否存在文化理念缺失、机制不健全、执行不得力的情况,是否对明确了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文化责任,是否对文化传播渠道和相关内容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是否存在危及企业形象的“文化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