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0日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试题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

来源:微学计算机考试频道发布时间:2008-08-21

第二部分  理论知识
(26~125题,共100道题,满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6~85题,每题1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26、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供给增加量(B)劳动供给量(C)劳动力需求增加量(D)劳动力需求量
27、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
(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
28、()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关系(C)劳动行政关系(D)劳动雇佣关系
29、社会保险特征不包括()。
(A)自由性(B)社会性(C)互济性(D)补偿性
30、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包括效益原则、适当原则和()。
(A)领先原则(B)有效原则(C)经济原则(D)持久原则
31、()是指企业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只选择一家中间商经销或代理其产品。
(A)独家性分销(B)广泛性分销(C)选择性分销(D)密集性分销
32、()关注于人际关系,它使团队成员们紧密结合,使大家能继续相处甚至获得某种乐趣。
(A)团队沟通职能(B)团队任务职能(C)团队维护职能(D)团队决策职能
33、()是指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和情感,更愿意与下属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
(A)关怀维度(B)认可维度(C)结构维度(D)尊重维度
34、()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持有一般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A)工作成就感(B)工作绩效(C)工作满意度(D)工作态度
35、()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
(A)人的发展(B)社会发展(C)企业发展(D)组织发展
36、()不属于人力资源创新能力运营体系。
(A)创新能力开发体系(B)创新能力激励体系(C)创新能力结构体系(D)创新能力配置体系
37、在管理机制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
(A)主动开发型(B)以事为中心(C)被动反应型(D)以人为中心
38、广义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的统一。
(A)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B)战略规划与组织规划(C)人员计划与组织规划(D)费用计划与人员计划
39、()是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
(A)人力资源培训规划(B)人力资源费用计划(C)人力资源战略规划(D)人力资源制度规划
40、()是对企业人工成本和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
(A)人员规划(B)制度规划(C)费用规划(D)战略规划
4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
(A)人员需求计划(B)人员供给计划(C)工作岗位分析(D)工作岗位调查
42、根据生产总量、工作劳动效率和出勤率来核算员人数的方法属于()。
(A)按机器设备定员(B)按比例定员(C)按劳动效率定员(D)按岗位定员
43、()亦称详细定员标准,是以某类岗位、设备、产品或工序为对象制订的标准。
(A)效率定员标准(B)岗位定员标准(C)单项定员标准(D)设备定员标准
44、()被称为企业的“宪法”。
(A)企业管理制度(B)企业基本制度(C)企业薪酬制度(D)企业培训制度
45、()不属于行为规范。
(A)品德规范(B)仪态仪表规范(C)劳动纪律(D)员工义务规范
46、()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原则。
(A)共同发展原则(B)学习与创新并重(C)适合企业特点(D)保持动态性原则
47、()不是内部招募法的优点。
(A)激励性强(B)适应较快(C)准确性高(D)费用较高
48、布告法经常用于非管理人员的招聘,特别适合于()的招聘。
(A)销售人员(B)技术人员(C)普通职员(D)高层人员
49、对于高经人才的尖端人才,比较适合的招聘渠道是()。
(A)人才交流中心(B)猎头公司(C)校园招聘广告(D)网络招聘
50、面试不能够考核应聘者的()。
(A)交流能力(B)风度气质(C)衣着外貌(D)科研能力
51、()让应聘者自由地发表意见或看法,以获取信息,避免被动。
(A)清单式提问(B)开放式提问(C)举例式提问(D)封闭式提问
52、企业招聘大批的初级技术人员,最适合的招聘渠道是()。
(A)校园招聘(B)猎头公司(C)熟人推荐(D)档案筛选
53、在情景模拟测试方法中,()经多年实践不断充实完善,并被证明是一种很有效的管理人员测评方法。
(A)决策模拟竞赛法(B)即席发言法(C)无领导小组讨论(D)公文筐测法
54、()是指将同一(组)应聘者进行的同一测试分为若干部分加以考察,各部分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A)内在一致性系数(B)稳定系数(C)外在一致系数(D)等值系数
55、()不是效度的基本类型。
(A)内容效度(B)预测效度(C)同侧效度(D)结果效度
56、()是以工作说明书、工作规范等作为员工任职要求的依据,将其和员工平时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对比寻找差距的方法。
(A)面谈法(B)工作任务分析法(C)观察法(D)重点团队分析法
57、()是旨在对员工培训需求提供一个连续的反馈。
(A)全面任务分析模型(B)循环评估模型(C)绩效差距分析模型(D)阶段评估模型
58、对培训师进行培训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教学工具的使用培训(B)授课技巧培训(C)教学风度的展现培训(D)教学内容培训
59、培训课程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包括()。
(A)培训后勤准备(B)准备相关资料(C)确认培训时间(D)学员自我介绍
60、()是用来决策公司为培训计划所支付的费用。
(A)技能成果(B)绩效成果(C)情感成果(D)认知成果
61、直接传授型培训法的具体方式不包括()。
(A)研讨法(B)案例分析法(C)讲授法(D)专题讲座法
62、特别任务法常用于()。
(A)技能培训(B)知识培训(C)管理培训(D)态度培训
63、()是培训管理的首要制度。
(A)培训奖惩制度(B)培训激励制度(C)培训服务制度(D)培训考核制度
64、场地拓展训练的特点不包括()。
(A)有限的空间,无限的可能(B)锻炼无形的思维(C)无限的空间,无限的可能(D)简便,容易实施
65、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与()。
(A)绩效管理目标的设计(B)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C)绩效管理方法的设计(D)绩效管理内容的设计
66、()有利于改进员工行为和表现,尤其适用于那些参与意识不哟的下属。
(A)双向倾听式面谈(B)绩效指导面谈(C)单向劝导式面谈(D)绩效计划面谈
67、()是通过对比考评期内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与绩效计划的目标,来寻找工作绩效的差距和不足。
(A)横向比较法(B)目标比较法(C)纵向比较法(D)水平比较法
68、()较注重工作业绩,特别是员工或团队的产出和贡献。
(A)效果主导考评方法(B)行为主导型考评方法(C)价值主导型考评法(D)品质主导型考评方法
69、加权选择量表法用一系列的形容或描述性的语句,说明员工的各种()。
(A)工作能力(B)工作态度(C)工作行为(D)工作潜力
70、()是在本期绩效管理活动完成之后的面谈。
(A)绩效考评面谈(B)绩效总结面谈(C)绩效计划面谈(D)绩效指导面谈
71、()泛指员工获得的一切形式的报酬。
(A)薪酬(B)给付(C)收入(D)分配
72、外部薪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间接薪酬又称()。
(A)福利(B)工资(C)薪资(D)薪金
73、影响员工个人薪酬水平的因素不包括()。
(A)劳动绩效(B)工会的力量(C)工作条件(D)员工的技能
74、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的报酬。
(A)150%(B)200%(C)300%(D)400%
75、岗位评价结果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最值得关注的是()。
(A)岗位与薪酬的对应关系(B)岗位等级的高低(C)岗位与绩效的对应关系(D)岗位与职务的相关度
76、成本相对较低的岗位评价方法是()。
(A)排列法(B)关键事件法(C)分类法(D)因素比较法
77、延长工作时间是指超过()长度的工作时间。
(A)定额工时(B)实作工时(C)实耗工时(D)标准工时
78、()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就业或雇佣而产生的关系。
(A)法律关系(B)权利义务(C)劳动关系(D)法律规范
79、雇员是基于(),为获取工资而有义务处于从属地位、为雇主提供劳动的人。
(A)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C)劳动关系(D)法律规范
80、()是劳动法对劳动关系进行的第一次调整。
(A)劳动合同关系(B)劳动契约关系(C)劳动法律关系(D)劳动合作关系
81、()是指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此起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法律事实(C)劳动法律事件(D)劳动法律行
82、()劳动关系基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等原则为基础构建的。
(A)利益激励型(B)利益约束型(C)利益协调型(D)利益平衡型
83、集体合同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
(A)文本协议(B)口头协议(C)网络协议(D)书面协议
84、()的基本特点是体现国家意志。
(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关系(C)劳动法律法规(D)劳动合同
85、()是劳动关系双方就企业生产经营与职工利益的事务进行商讨、沟通、相互理解和合作,并达成一定协议的活动。
(A)集体协商制度(B)集体协商(C)劳动争议处理(D)平等协商

二、多项选择题(86~125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86、均衡国民收入等于()。
(A)消费与储蓄(B)总需求(C)投资与储蓄(D)总供给(E)消费与投资
87、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就业人口总量(B)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C)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
(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E)劳动年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
88、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是()。
(A)是指导性的法律规范(B)高度的权威性(C)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
(D)高度的稳定性(E)反映调整的劳动关系特殊性
89、根据解释主题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任意解释(E)合同解释
90、产品改良包括()。
(A)品质改良(B)特色市场改良(C)特色改良(D)附加产品改良(E)式样改良
91、企业促销策略包括()。
(A)人员推销(B)广告(C)营业推广(D)宣传(E)公共关系
92、心理测验按测验目的可分为()。
(A)描述性测验(B)诊断性测验(C)综合性测验(D)个体性测验(E)预测性测验
93、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包括()。
(A)实际支出(B)心理损失(C)直接支出(D)间接支出(E)时间支出
94、从规划的期限上看,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A)长期规划(B)人力资源费用规划(C)中期计划(D)企业组织变革规划(E)短期计划
95、人力资源费用规划的内容包括()。
(A)人力资源费用的预算(B)人力资源费用的审核(C)人力资源费用的核算
(D)人力资源费用的控制(E)人力资源费用的结算
96、岗位劳动规则的内容包括()。
(A)时间规则(B)行为规则(C)组织规则(D)费用规则(E)协作规则
97、为了使岗位工作丰富化,应该考虑的因素有()。
(A)任务整体性(B)任务多样化(C)任务的意义(D)赋予自主权(E)沟通与反馈
98、按照管理体制分类方法,劳动定员标准可分为()。
(A)国家劳动定员标准(B)按效率定员的标准(C)行业劳动定员标准
(D)企业劳动定员标准(E)地方劳动定员标准
99、依据制度涉及的层次和约束范围的不同,企业制度规范的类型包括()。
(A)企业基本制度(B)技术规范(C)企业管理制度(D)行为规范(E)企业业务规范
100、外部招募的不足主要体现在()。
(A)进入角色慢(B)筛选的难度大且时间长(C)招募成本高(D)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E)决策风险大
101、网络招聘的优点包括()。
(A)成本较低(B)选择余地大,涉及范围广(C)方便快捷(D)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E)成功率高
102、下列对笔试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绩评定比较主观(B)可以对大规模的应聘者同时进行筛选,花较少的时间达到较高的效率
(C)由于考试题目较多,可以增加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考察信度与效度
(D)不能全面考察应聘者的态度、品德、管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
(E)笔试往往作为应聘者的初次竞争,成绩合格者才能继续参加面试或下轮的竞争
103、在面试过程中,应聘者通常希望()。
(A)创造融洽的会谈气氛(B)充分了解自己所关心的问题(C)被理解、尊重、被公平竞争对待
(D)决定是否愿意到该单位工作(E)有足够时间向考定展示自己的能力
104、面试问题的提问方式包括()。
(A)开放式提问(B)举例式提问(C)封闭式提问(D)重复式提问(E)假设式提问
105、工作轮班制的主要组织形式有()。
(A)混合制(B)三班制(C)四班制(D)交叉制(E)两班制
106、培训需求分析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弄清()。
(A)培训什么(B)培训方法(C)为什么要培训(D)培训方式(E)谁最需要培训
107、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培训需求分析可分为()。
(A)业务部门培训需求分析(B)新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C)管理部门培训需求分析
(D)在职员工培训需求分析(E)设计部门培训需求分析
108、观察法比较适合于收集()的培训需求信息。
(A)技术工作人员(B)生产作业人员(C)管理工作人员(D)销售工作人员(E)服务工作人员
109、如果选择问卷调查法收集培训需求信息,在设计问卷时应注意()。
(A)语言简洁(B)问卷问题清楚明了(C)多采用主观问题方式
(D)问卷填写者须署名(E)问题后应留填写意见的足够空间
110、培训效果信息的种类包括()方面的信息。
(A)培训时间选定(B)受训群体选择(C)培训场地选定(D)培训形式选择(E)培训教师选定
111、态度型培训法主要针对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具体方法包括()。
(A)角色扮演法(B)拓展训练(C)管理者训练(D)模拟训练(E)敏感性训练
112、国外专家认为,绩效管理主要由()组成。
(A)考核(B)指导(C)激励(D)奖励(E)控制
113、在绩效管理的准备阶段,绩效管理人员应完成的工作有()。
(A)考评方法的选择(B)考评要素的确定(C)绩效管理对象的确定
(D)标准体系的确定(E)对实施步骤提出具体要求
114、遵守()等原则,可以保障激励策略的有效性。
(A)预告性(B)及时性(C)同一性(D)明确性(E)开发性
115、对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进行总体评价,应从()等内容入手。
(A)总体的功能分析(B)总体的方法分析(C)总体的结构分析(D)总体的信息分析(E)总体的流程分析
116、企业员工薪酬管理的基本目标包括()。
(A)确立薪酬激励机制(B)保证内部公平(C)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
(D)保证外部公平(E)合理控制企业人工成本
117、岗位评价与薪酬的比例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曲线A与曲线B的关系为()
薪酬              B
 
                       A
 
 
                   岗位评价分点数
(A)A比B的岗位之间薪酬差距大(B)B的激励作用小(C)A比B的岗位之间薪酬差距小
(D)A的激励作用小(E)无法确定
118、确定工作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基本原则包括()。
(A)少而精原则(B)细致性原则(C)可比性原则(D)精确性原则(E)综合性原则
119、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员工的个人意愿(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C)员工家属的意愿
(D)劳动就业实际情况(E)管理人员的意愿
120、以下劳动法律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法律关系不是强制性法律(B)劳动法律关系是单务关系(C)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D)劳动法律关系是双务关系(E)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121、劳动法律事实可以分为()。
(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C)劳动法律行为(D)劳动关系(E)劳动法律事件
122、雇员参与民主管理的形式包括()。
(A)职工大会(B)岗位参与(C)质量小组(D)政策参与(E)合理化建议
123、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的调解是劳动关系当事人的一种自我管理形式,其基本特点包括()。
(A)群众性(B)自治性(C)国家性(D)强制性(E)非强制性
124、订立集体合同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
(A)不得采取过激行为(B)诚实守信、公平合作(C)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D)相互尊重、平等协商(E)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
125、限制延长工作时间的措施包括()。
(A)条件限制(B)缩短工作时间(C)时间限制(D)延长工作时间支付劳动报酬标准(E)人员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