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合法性原则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2012年教材有增加)
(三)行政应急性原则
【单选题】根据行政应急性原则,行政机关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采取( )的措施。
A.与通常状态下法律规定相抵触
B.拒绝接受国家机关监督
C.无需考虑负面损害大小
D.排斥法律控制
【答案】A
【解析】行政应急性原则是指在特殊的紧急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与通常状态下的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措施。但应急性原则并非排除任何法律控制,行政机关做出应急行为应接受有权机关的监督,尤其是权力机关的监督。应急性权力的行使应该适当,应将负面的损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
二、行政法的渊源
(一)行政法的渊源
宪法——全国人大制定、修改;效力最高
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是行使行政职权——行政立法权
行政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员会
【应用提示】
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都有设定权的规定,注意上位法与下位法的设定权。
【单选题】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并有权制定部门规章的是( )。
A.国务院
B.省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司法部
【答案】D
【解析】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
(二)行政法渊源中效力冲突的解决方式
1、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的:
(1)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
(2)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
2、由国务院裁决的:
(1)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
(2)各部门规章之间、各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具有同等效力,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
3、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的:
国务院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单选题】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 )裁决。
A.地方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国务院
【答案】B
【解析】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三、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法律关系
1、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
(1)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不仅指行政机关,也包括其他组织)
(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非对等性,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3)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一般是法定的,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通常不能相互约定权利义务,不能自由选择权利和义务,必须依据法律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行政主体不能随意放弃)
(5)大多数的行政法律关系争议,由行政机关和行政裁判机构依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解决,只有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才可通过法院适用司法程序解决。
2、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
行政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构成。
【多选题】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主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B.当事人一方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
C.客体只能是行政行为
D.行政相对人的义务包括遵守行政法规、服从行政管理和执行行政决定等
E.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
【答案】ADE
【解析】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客体包括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
(二)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的异同
事项
|
行政法律关系
|
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
主体不同
|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
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
|
相对方不同
|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
客体不同
|
物质利益、精神利益
|
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