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财政支出概述
一、财政支出原则与分类
(一)掌握财政支出的含义: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二)掌握财政支出的原则
公平分配原则、效益原则、稳定与发展原则
(三)财政支出分类
1.按政府职能分类——即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了解)
在财政支出分类中,按政府职能分类是各国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现在我国政府支出的功能分类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等17大类。
掌握按照政府支出功能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的意义。
2.按支出使用部门分类
3.按支出经济分类
支出经济分类,就是按照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进行的一种分类。我国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包括12个“类”级科目,如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
掌握财政支出经济分类的意义
4.按财政支出能否直接得到等价补偿分类
按财政支出在经济上是否直接获得等价补偿,或者说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发生了交换分类,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含义。注意:购买性支出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体现了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反映了政府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转移性支出包括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这种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显示了政府在公平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掌握这种分类的意义
二、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
(一)熟悉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熟悉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绝对规模指标和相对规模指标。
我国常用两种测量方法来反映:(1)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2)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根据各国财政支出的实践,财政支出从长期看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二)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观点
对财政支出增长现象的解释主要有: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公众可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等。理解这四种理论观点的基本内容。
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一)财政支出总量快速增长、支出结构有所调整
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步由经济建设向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转化。
(二)熟悉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越位”与“缺位”问题仍比较突出,熟悉其表现。理解财政支出结构存在问题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优化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应更多地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1.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降低行政成本
2.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重点:义务教育;逐步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贫困生资助体系。
3.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4.大力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5.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四、财政支出绩效考评
(一)熟悉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含义
注意: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是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绩效评价的对象是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或机构;绩效评价的内容是公共委托-代理事项;绩效评价是按某种确定的规则和绩效目标指标进行的。4E原则: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
(二)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内容与方法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评价财政分配资金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掌握目标与原则
原则:(1)统一领导原则。绩效考评工作由财政部统一领导。(2)分类管理原则。(3)客观公正原则。(4)科学规范原则。
2.掌握方法
考评方法:(1)比较法;(2)因素分析法;(3)公众评价法;(4)成本效益分析法。
3.掌握指标选择
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绩效考评指标的选择要遵循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和经济性原则来确定。
绩效考评程序一般分为准备、实施和撰写与提交绩效考评报告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