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权证不仅要判断正股的未来走势,还要考虑权证的引伸波幅、剩余期限、行权比例等多种因素,这就使得判断权证风险的难度相对较大。而为了能够较为直观地衡量权证的风险大小,许多投资者都采用了溢价率这个指标。
所谓溢价率,是指买入认购(认沽)证以后,如果持有到期,正股需要上涨(下跌)多少幅度投资者才能盈亏平衡。因此,当溢价率过高时,说明投资者买入此权证的成本相对较高,反之,溢价率较低甚至出现负溢价的情况时,说明投资者买入此权证的成本较低。不过,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溢价率仍不能全面的衡量权证的风险,不同权证的溢价率水平很有可能不具可比性。
首先,溢价率与权证的剩余期限有关。一般而言,剩余期限越长,权证到期成为价内的机会也就越大,因此溢价率也相对较高。以深高CWB1和日照CWB1为例,深高CWB1距离到期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截至周一收盘,其溢价率为188.64%。相比之下,仅剩余4个月左右到期的日照CWB1,溢价率则仅为47.25%。
其次,溢价率与权证的引伸波幅有关。引伸波幅是将权证的市场价格代入权证定价模型(如B-S模型)中反推出来的波动率。引伸波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于正股在权证存续期内波动程度的预期。正股波动越大,权证的时间价值也就越大,相应的溢价率也就越高,反之亦然。
再次,溢价率跟权证的价内外程度也有关系。通常,深度价内的权证溢价率较低,而深度价外的权证溢价率较高。例如,在我国权证市场,价内程度较高的马钢CWB1溢价率仅为15%,而钢钒GFC1更是长期处于折价状态;新上市的权证阿胶EJC1由于价内程度高达237.27%,上市第二个交易日便出现折价,随后溢价率也始终在零值附近徘徊。
最后,溢价率也受权证的供求关系影响。如果权证供不应求,权证的价格往往较高,这将导致其溢价率上升。如果投资者普遍不看好正股未来走势,认购证的价格则往往低估,这将导致权证的溢价率降低,甚至出现负溢价率。
因此,衡量权证风险不能单靠看权证的溢价率,还应该对各种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权衡,才有助于更好地控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