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月亮为什么要跟我走?”
“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又是从哪里来的?”
……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先入之见,周围的一切甚至他本身都是那样的
陌生、新奇、不可思议,很容易产生惊奇、诧异。
儿童的发问意味着他对周围世界或自我的积极思考,意味着主动探究的开始。
这在他们的建构性学习中是极为关键的。遗憾的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主
动的发问越来越少,反而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这实在是学校教育的悲哀。为此,
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反而要重新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培养批判性思维品质,形
成对现成结论的怀疑态度和究根问底的勇气与胆量──这正是科学精神、科学态
度的集中表现。
问题有浅层次的,有深层次的;有的涉及的因素很简单,有的涉及到的因素
相当复杂。促进学生的发问,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提问水平,从表层发问走向内在
特性、内隐规律的追究,从已有知识的再现走向理解、应用水平的发问,从简单
问题状态走向复杂的问题结构。例如,小学数学教学提供若干商品价格信息:一
杯牛奶0.40元、一支钢笔1.60元、一幅画0.90元;以及若干零用钱:8 个1 分的、
5 个5 分的、11个1 角,等等。要求学生利用上述给定的条件编数学问题,根据
学生利用已知信息的多少、问题的合理性以及它的数学关系复杂程度,对学生的
发问水平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高发问的水平。其他学科的教学也可安排类似的
练习。特级教师钱梦龙上语文导读课时,总是让学生自读课文,每一个学生都提
出问题并作深入的思考,他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从中挑选出一些“很有思考价
值”的问题作为教读课的中心问题,其余的问题通过中心问题的辐射来解决,或
者安排到课外让学生研究解决。钱老师比他人高出一筹的地方还在于教读课上,
仍将这些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提问者重点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