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级经济基础考试真题(二十一)

来源:网络发布时间:2009-08-05

101.下列关于要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商业广告也可构成要约

B.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C.拍卖公告属于要约

D.要约可以撤销

E.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答案】ABDE

【解析】本题考查对要约的理解。拍卖公告属于要约邀请,而不是要约,选项C错误。29章370页

102.下列各项中,属于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的有( )。

A.债务得到部分履行

B.合同解除

C.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D.债权人免除债务

E.债务相互抵消

【答案】BCDE

【解析】本题考查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共有七种,需要考生掌握。29章377页

103.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

A.继续履行

B.采取补救措施

C.支付定金

D.罚款

E.拘留

【答案】ABC

【解析】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主要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和支付定金。29章376页。

10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上诉的判决有( )。

A.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后作出的第一审判决

B.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后作出的第一审判决

C.按照第一审程序对案件再审作出的判决

D.第二审法院的判决

E.第二审法院发回重审后的判决

【答案】ABCE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关于上诉的规定。第二审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再上诉。所以选项D错误。30章389页

10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经营者义务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经营者不得以店堂告示的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的规定

B.除确有需要,经营者不得搜查消费者携带的物品

C.商品提供商品应当明码标价

D.租赁他人柜台的经营者,应当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

E.消费者索要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

【答案】ACDE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经营者义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选项B 说法错误。31章4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