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统考解析(一)

来源:新浪发布时间:2006-12-08

    心理学统考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徐娟  博士
 
    20066月,教育部下发了教学20069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在2007年的考试当中对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初试进行了一个重大的调整,具体的调整内容将初试的科目将4门改为3门。随后,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的新大纲问世,这本不到四十页的小册子蕴涵着研究生招生制度的重大改革。面对这次改革,不仅跨学生的手足无措,就连一些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也倍感茫然。
    在此,我们对2007考研心理学统考进行全面解析,以期能对各位研友启发和帮助。新大纲规定心理学试卷满分为300分,其中普通心理学10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70分、实验心理学6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7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题型和题量分别为单选 65×2分,多选10×3分,简答5×10分,综合题3×30。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心理学考研初试在考察科目,考试内容的分布,考试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变化,即重视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及运用,侧重基本素质、一般的能力还有学科基本素养的考察。具体来看:
    首先,统考以选择题型为主,其中单项选择题有65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多项选择题一共是10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选择题一共160分,占总分的一半以上。选择题的比率增大,客观上减低了试卷的难度,因为一方面选择题考察的水平属于再认而不是回忆,难度偏低;另一方面单选题四个选项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也就是每个人都有25%的机率答对题目,而相对于填空或者名词解释这样的题目,就没有这种可能性。当然这不是说选择题就不能出难题,
    依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理论,选择题(含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按从低到高的层次分为识记水平类、理解水平类和应用水平类三大类。就识记水平的选择题而言,主要用于考查考生的再认能力、判断是非能力和比较能力,比如“标志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儿童心理》一书的作者()”,“下面那位心理学家最早揭开行为主义的旗帜()”,这类题型要求考生对那些重要的心理学历史事件,各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每种理论的重要概念(如依恋、迁移、自我效能感等)和典型结论,要记牢、记全、记准,千万不要混淆。选择题更可用于考察知识的理解,如“下面那种现象表明了条件反射泛化的发生()”,“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这要求考生对重要的心理学的概念不仅要把握他们的内涵,更要了解他们的外延,能掌握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和心理学的理论概念之间内在联系。用来考察知识的运用能力的选择题,主要涉及心理测量和统计方面的知识,比如“一个人在智力测验上的得分高于平均值1.6个标准差,那么其离差智商为( )”,这要求考生熟悉掌握各种推演公式,并灵活应用,这对考生要求就较高。这类选择题一方面提高了选择题的难度,同时也提高了选择题的区分能力。多选题相对单选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是心理学考研题中的新题型,它是考察学生对知识是否全面了解的很好的题型,如感觉阈限测量的基本方法()有因此建议大家对知识的掌握应尽可能的具体详尽,而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简答题是常见题型,以往非统考时,就是各科考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统考中仅占1/6,比例有所下调,毕竟简答题答案比较规范,给学生的创造余地较小。考生可以参考各学校历年的真题来获得相应的启发,分析总结哪些知识点更可能以简答题的方式出现,研究答题的思路。答题时应注意:简答的答案应该以教材为准,有“123……”或类似层次清楚的内容要特别留意准备。在答题环节上,也尽量保持这种形式,层次鲜明,一目了然,切忌洋洋洒洒,以论述的架势对待简答,一方面太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很可能导致改卷老师的审美疲劳。
    最后是综合题,综合题是拔高题,是整套试卷中最具难度的题目,但同时它也是检验各位考生是否具有心理学素养、心理学思想的“试金石”。统考的形式方便出题人将各学科知识放在一起综合来考。尤其是由于心理学学科的特殊性,心理学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理论和观点,目前没有一个理论能完美的解释所有心理现象。比如,就学习而言,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是R-S联接,认知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人本主义则强调学习的目的和结果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也就是使学生整体人格得到发展。综合题就要求学生不但要了解这些基本的理论,更要善于分析、比较这些理论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他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并最终要形成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综合题要求学生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发展脉络,洞察心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非不是仅仅局限与就是论事。所以,通读心理学史,并多浏览一些心理学的期刊杂志,如《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等对解答综合题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