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 1分)。
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1答案:B
【思路剖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实在,意识或精神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精神第二性,即先有物质后有精神,二者不能相互代替;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事物,客观外界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即物质转变为精神;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即精神转变为物质。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知: B是唯一正确选项;A、D是唯心主义,明显错误;物质与意识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相互替代,所以C项错误。
【必背考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和意识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应试对策】多注意引文、俗语、典故、名人名言与哲学原理相结合的思考训练。
2.“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2答案:D
【思路剖析】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阐明了真理是客观的,同时又是发展的。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即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不会被推翻的客观内容,都表明世界是可知的,因而是绝对的;同时,每代人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又是有限的,在广度和深度都有待于扩展、深化、发展,因而是相对的。
“当一位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是因为他承认认识,包括真理性认识是要发展的;而“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是因为他否认了认识,包括真理性认识的发展。由此可知, D项所述符合题意。A项是错误的,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为此经验并非都是不可靠的;B项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可能性的客观性,即可能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项的错误是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既有可能性,也有不可能性。
【必背考点】可能性和现实性、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关系。
【应试对策】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它的选项所涉及的知识点也可能是跨章节的,具有综合性,本题便是如此。这就要求考生务必掌握各重要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注意知识的综合性。
3.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3答案:C
【思路剖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是实践的先导。列宁曾经指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即能够把人们的思想变成客观现实,可见, C是唯一正确选项。科学的认识往往是具有超前的预见性的,是实践活动的先导,由此可知AB项是错误的。实践与认识有着本质的区别,二者“合一”的观点是错误的。
【必背考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应试对策】实践和认识及其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原理,也是经常性考点,复习时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4.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标志着
A.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
B.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
C.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
D.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升华
4答案:B
【思路剖析】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有机体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观念结构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是与一定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属于物质文明范畴;社会政治结构即政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属于政治文明范畴;社会的观念结构即观念上层建筑是各种意识形态组成的有机系统,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观念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有机构成的统一体。
宪法修正是法律制度的完善,属于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是政治文明的进步;生产关系的完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完善,属于物质文明的发展。由此可见, B是正确选项,D是精神文明的升华,不符题意。
【必背考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观念结构的含义;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涵义与相互关系。
【应试对策】融会贯通地掌握各个知识点。
5.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 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A.实在的货币B.信用货币
C.观念上的货币D.现金
5答案:C
【思路剖析】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能用自身的价值来衡量其他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它自身是商品,并具有价值。货币履行价值尺度职能时,观念的货币就可以了,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比如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一种价格标签,表明商品价值的多少。由此分析, C项是正确答案。
【必背考点】货币的职能的内容、货币的形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应试对策】把握货币五个职能的确切含义。
6.某企业有一台高精度磨床,价值为 20000元,使用年限为 10年,目前已使用 2年。这时由于生产该种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其价值降为 15000元。此时,这台高精度磨床的物质磨损是
A. 1000元B. 2000元
C. 3000元D. 4000元
6答案:D
【思路剖析】固定资本是指以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的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在物质形式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但在价值形态上,则按其物质形态的耗损程度,在多次的生产过程中将其价值转移到新商品中,并随商品出售而逐步收回。固定资本磨损,主要包括:物质磨损(有形磨损)和精神磨损(无形磨损)。物质磨损是指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由于使用或自然力的作用而引起的磨损。精神磨损是指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本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贬值。固定资本折旧,是指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商品中的那部分价值的补偿方式,用公式计算:年折旧费(固定资本的磨损数量) =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固定资本平均使用年限。据此计算,某企业一台高精度磨床2年的物质磨损:(20000元÷10年)×2年=4000元。可见,D是正确选项。
【必背考点】有形磨损(物质磨损)和无形磨损(精神磨损)。
【应试对策】区分固定资本磨损的两种情况:一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同样机器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从而使原有机器设备的价值相应降低;二是由于技术进步,出现了性能与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从而使原有的固定资本贬值。
7.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7答案:C
【思路剖析】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由此可见, C是唯一正确选项。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它影响分配的结果,但不决定分配的制度,故D不正确。
【必背考点】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应试对策】注意区分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前提条件”、“物质条件”及“客观必然性”。
8.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8答案:A
【思路剖析】 1928年10~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系统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产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一基本国情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二,国民革命政治影响的存在,有着良好的群众组织基础,为红色政权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人民军队是红色政权的支柱和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关键。第五,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及其各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其中,前三条是中国红色政权产生、发展的客观条件,后两条则是主观条件。
【必背考点】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应试对策】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客观和主观条件,由此联系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9.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富农的政策是
A.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
B.消灭富农经济
C.保存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经济
9答案:C
【思路剖析】对待富农政策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对待富农的政策有所不同。在土地革命时期,党对富农的政策是限制富农经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解放区开展的土改运动,党对富农的政策是保存富农经济,以利于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了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由于农村两极分化加剧,新富农的出现,农村这种自发的资本主义趋势将破坏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并严重损害工农联盟,因此将农民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党对富农采取由限制富农剥削到逐渐消灭富农阶级的政策。国家对消灭富农阶级的具体办法,是吸引富农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合作化的实现,富农参加到农业生产合作社中来,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就消灭了。由此可见, C是正确选项。
【必背考点】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阶段所实行的不同的土地政策。
【应试对策】(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也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之一。
(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阶段,党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到1931年,基本上形成了一条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②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全民族抗战,改土地革命政策为减租减息政策。③解放战争时期,由于主要矛盾的改变,又把减租减息改为土地改革政策。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土地改革的一条总路线和两个基本原则。《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提出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即“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改革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二是必须团结中农,不损害中农的利益。④建国初期,实行保存富农经济的土改政策,以利于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0.“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段话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是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10答案:A
【思路剖析】 1944年9月在追悼张思德而召集的中央直属机关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一文,他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路线的又一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其中,A、B项属于群众路线,A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群众观点,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和虚心向群众学习这样四个方面。B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要讲的是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它是毛泽东在1943年6月《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明确提出的。据此分析,A是正确选项。
【必背考点】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内容。
【应试对策】关于群众路线,一直是毛泽东思想概论中的重要思想。可以直接考查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也可以考查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等等。
1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1答案:D
【思路剖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从九个方面总结了这个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式称为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探索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不搞清楚这个问题,就不能明确中国的发展方向和正确道路,就谈不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必背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应试对策】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有一个过程。相关的知识点还有: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
A.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B.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D.发扬顾全大局、诚信友爱、扶贫济困的精神
12答案:C
【思路剖析】这里考查的是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而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在中共中央下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要求“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引导人们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可见, C是正确选项。
【必背考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的核心、原则、内容和着力点。
【应试对策】注意:复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紧密结合党中央近期的重大政策。在道德建设领域,还要注意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
1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
A.经济实力的竞争
B.人才的竞争
C.军事实力的竞争
D.政治实力的竞争
13答案:B
【思路剖析】胡锦涛在 2003年12月全国首次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他强调全党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正式颁布。据此分析,B是正确选项。
【必背考点】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基本精神。
【应试对策】 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这就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也是考试的重点。
14. 2003年 12月 31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方针是
A.“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B.“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C.“多予、少取、放活”
D.“统筹、协调、扶持”
14答案:C
【思路剖析】 2003年12月31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简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高速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必背考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应试对策】 2003年中央反复强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年底又下发了中央“一号文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件同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更是重大政策的重中之重。
15.以色列议会于 2004年 10月 26日通过了沙龙总理提出的计划。根据计划,以色列将在 2005年底前撤出加沙地带所有的犹太人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四个定居点。这一计划称为
A.双边行动计划
B.单边行动计划
C.“路线图”计划
D.中东和平计划
15答案:B
【思路剖析】 2004年10月26日,以色列议会表决,以简单多数通过了沙龙总理提出的“单边行动计划”,规定以色列将在2005年底前撤出加沙地带所有的犹太人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四个定居点。据此可知,B项是正确选项。
【必背考点】以色列解决中东问题的“单边行动计划”。
【应试对策】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和平之路步履维艰,是世界热点地区问题之一。 2004年以色列提出了解决中东问题的“单边行动计划”,更是引起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