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您对2012年考研政治试卷的总体感觉如何?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入学考试已经进行了多年,期间有过不小的改革和变动,但总的讲已经形成了社会认可、学界肯定的考查模式,想要有所突破并不容易。此次考试,从形式上,许多题目的题干和材料都显得很“靓”,而内容上,考的又都是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并未“搞怪”出偏;从导向上,向广大考生鲜明地传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追求,把一场考试和一次思想教育结合得贴切自然,这在国家级的选拔性考试中是难得的。试卷中虽有个别题目的题干材料显得陈旧,但总体水平很好。从技术上讲是很成功的。应该说,对多种类型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有借鉴意义的。
主持人:2012年考研政治试题的难度究竟如何?为什么考生对难度的反映不太一样?
对今年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的难度,教师们的评价也不太一致。这并不奇怪,“见仁见智”么。但客观地看,今年的试题难度适中。与往年相比,没有大幅度地增加难度,也并未刻意降低难度,没有出现过偏、过怪的题目。考试结束后,考生对难度的反映不一,有的认为难,有的感觉容易。这恰恰说明,今年这套试题出得比较有特点。对考生来说,所谓难点,往往都是备考中的弱项。也就是说,试题抓住了一些考生复习中的薄弱环节。第一,有的考生复习得不够精细,对考点的具体内容掌握的不够好;第二,有的考生对原理的理解不够到位。如果这两个弱项发生在一个考生身上,那有些题目就显得比较难了。其实,从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来看,当你感到题干比较难的时候,选项就比较容易,也就是说正确的选项与错误的选项的反差是比较明显的。即使记忆不准确,依靠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往往也是可以选对的。有的题目,甚至干脆不看题干,直接看选择肢也能够作对。当然,如果考生对原理的理解没有到位,记得又不准,那就是难上加难了。从总体上说,这套试题难度适中。
主持人:2012年考研政治试卷的难点是什么?
今年的试卷上,考生不容易把握的题目,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注重细节准确,二是强调分析能力。也就是既要求考生全面掌握思想政治理论基本原理、具体结论甚至细节,又要求考生能够把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能够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能够把分析和综合结合起来。这样的要求可不低。
考查细节,这对所有考生来说都是难点。因为,要备考的科目太多,时间有限,看书的时候难免会有不细致之处。比如说,第7题以单选题考查十七大报告的说法,这种内容是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的,但由于今年考试大纲出台较晚,考生的复习时间有限,因此这种考点容易被考生忽视,再如,第25题以多选题考查社会管理创新问题,这个问题与2011年形势与政策考点紧密联系,并不超纲,但考生未必能非常细致地去掌握具体内容。因此尽管有的题目内容本身不难,但选对答案还是有一定难度。
对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也会使许多考生感到棘手。在选择客观题答案的过程中,如果对基本知识和概念掌握不透彻,就辨别不出哪些选项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有偏差的。而对于解答主观性试题来说更是如此。今年的材料分析题既注重考查基本原理的内容,更注重考查基本原理的运用。最为典型的题目是第34题。三个设问,理论上个个中规中矩、紧扣考纲,难度上层层递进、步步玄机。如第一问的问题是: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考生首先必须正确地进行考点定位,锁定考点原理。许多考生在第一个环节上就开始发生偏差了。答案五花八门,如同天女散花。有必然性和偶然性、形式和内容、否定之否定、理性与非理性,还有普遍联系、现象和本质、归纳和演绎、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等等。要么相去甚远,要么舍近求远。而冲过考点定位这一关,正确锁定了“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这一考点的同学,也还面临着正确运用原理的问题。这个问题固然涉及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但答案的论证方向应该是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或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即意识能动性,其最直接的体现是理论即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形式)对实践的突出的反作用。这个考点如果单纯地作为知识静态地考查,由于它并不深,也不偏,就不会有什么难度。但由于这道题的材料和“题眼”的关系设置得很巧妙,题就显得很活,而且有难度了。体现考试难点的另一个例证是第38题,以纽约曼哈顿的时报广场放映中国国家形象片的材料设问考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提升中国软实力”的精神,这样新颖的材料和鲜明的问题当然会令人眼前一亮。但这样的问题也恰恰是对考生分析和综合能力的挑战。这道题固然有其所重点指向的原理和答案内容,但并没有完全现成的答案可以照搬。需要联系多学科的知识,联系党和国家当下的大政方针和具体实践,进行综合和理论概括。组织这样的答案也是有难度的。
主持人:2012年政治理论考试中体现出哪些典型的特点?
此次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的特点还是比较鲜明的。
第一是规范性,这是本次考试的最重要的特点。也就是说,严格按照考纲要求进行考查的,考查目的是明确的。一方面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一方面注重“拔高”;题目是科学的,既体现出题技巧,又不偏、难、怪。所以说,这套题目是有水平的。这种水平就体现在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充满张力的内容,忠实体现了大纲的要求。
第二是灵活性。相当一部分选择题的题干,内容新鲜生动,很能抓住考生的注意力,例子准确恰当,更有利于考生梳理对相关原理的理解,把握对错是非。材料分析题的题目,命制得很灵活,给了考生充分发挥自己所学所想的空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命制分析题时,未拘泥于考纲规定的学科分值,而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实事求是,顺其自然地调整了第34题与第38题的分值比例。既开先河,亦成定例。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权重。
第三是现实性。题目与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紧密联系,是此次思想政治理论考试重要特点。对题目现实性的理解,往往容易局限于对时事的具体考查。此次考试中,相当多的题目所涉及的内容,一方面直接与现实生活的具体事件有关,一方面也涉及现实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就非常好地符合了大纲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理解现实的要求。
以上特点在整套试卷中一以贯之,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社会热点通篇贯穿。纵观2012年整套试卷,从国际上的“占领华尔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更迭”到国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个税起征点”、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辛亥革命100周年”、“******同志七一讲话”、“天宫一号”,这些内容都不同程度地结合考纲相应的考点出现在试题中。对这些热点内容的考查贯彻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由此形成的题干鲜明活泼,整张试卷因此生动起来,但也由此而提高了考生对材料与原理间对应的准确性要求。
其次,重点考点角度切换。回顾历年真题不难发现,考试大纲中的重点考点,在以往真题中都是以常规的命题角度出现的,例如近现代纲要中的“洋务运动”是一个重点内容,但是以往命题往往围绕“指导思想、历史作用、失败原因”这种考生在复习通常比较重视的大方向进行考查,但是今年却从“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的角度来命题,这种内容往往在复习中易被忽视。再如,历来新民主主义社会都是重点考查的内容,但以往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都停留在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经济成分上,而今年的题目则切换为从阶级构成的角度考查。
再次,休眠考点激活再现。休眠考点就是所谓“冷门”,分为两种,第一种原本属于理论重点,但从来不考。第二种是非重点内容,但已被连续考查过两年以上。这种休眠考点被激活的条件就是重大的社会热点事件。例如,第17题考查的 “新生事物必定取代旧事物”这一考点就属于第一种情况,它几乎从来不考,但又绝不删除,处于“虚席以待”的状态。而今年与新事物有关的事件层出不穷,高潮迭起。太空有“神八问天”,水中有“蛟龙探海”,中央有******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国外有传奇式创新人物乔布斯谢幕,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拉斯克奖距诺贝尔奖一步之遥,有把论文写在锦绣大地上的袁隆平百亩高产科学实验世界纪录。这些事件毫无悬念地以突出创新的方式激活了“新生事物不可战胜”这一考点。这一内容,我在冲刺课程中专门为大家解读过。再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历年考试的情况看,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要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而且2011、2010两年又分别连续命制过客观性试题,按照以往的规律,这种考点再次考查的可能就很小,但今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决定,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考点被再次点燃,成为命题重点,结合“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材料以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在38题中,我在冲刺辅导课程和我的博客中专门提醒了考生注意“纽约时报广场”这一材料,并从后来实际命题的“提高中国软实力”的角度为考生点拨了这一考点的答题方式。这本来是难题,但对于听了课的同学来说,“则难者亦易矣”!
与以往相比,现在的考生“坐冷板凳”的定力似有弱化,但他们思维敏捷,接受新信息的能力普遍增强。能感觉到,此次政治考试的试题,也契合了广大准90后考生特点。其一,对于要记忆背诵的题目,考得也很灵活,如果考生分析能力强,是可以排除错误选项的。其二,材料分析题,也给广大考生以足够的发挥空间,只要言之有物,也会有不错的成绩。
主持人:您觉得今年的分数线、考试特点对明年的趋势有什么影响?
综合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我认为今年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的分数线不会出现大幅度的高低起伏。主要是基于今年试卷的特点和难度。试卷上有的显得比较难的题目,实际上并不容易做错;有的题目看似简单,但做对也不容易。看似难的,通过仔细分析,还是能够发现错误选项的错误之处;看似简单的题目,如纯记忆的题目,如考条约的、考洋务运动具体内容的,如果复习漏了,记得有偏差也会出错。另外,材料分析题越是灵活,问题越难,答案就会开放些,阅卷尺度也会相对宽松些。所以在总体上,分数线当与去年基本持平。
就总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考试越来越体现出一以贯之的性质。虽然强调创新,但并不意味着明年试卷上会出现“新、奇、特”的内容。相反,在考试内容和命题方式上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并不是说我们的这项重要考试已经“僵化”了,而是因为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经验是确定的,是成熟的。理论内容的相对稳定,决定了考试命题的变化主要是形式上的差别,具体考点的侧重,而其实质是不变的。
今年的考研政治试卷其实同样体现了这种规律性,呈现为内容的稳定性和形式的灵活性的统一。这对于明年的考研政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第一,相对于今年,明年的考试将“稳中求变”,重点仍然是重点、难点仍然是难点,将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性,把原理寓于现实问题,突出我们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这是“稳”的方面。“变”的方面,即形式将更加灵活多样,适应学生的特点,不“死考”、“考死”学生;第二,对明年的考试来说,将“稳中求真”,通过考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等,通过活泼的形式,再次传递给广大考生。第三,将“稳中求新”,将继续增强考试的现实感和针对性,强化所谓“新”内容,即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国际重要时事。将这些内容与基本原理结合起来,让广大考生进一步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和现实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思想政治理论各学科的相关性。
主持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随着龙年新春到来,2013年考研政治复习的序幕徐徐开启了。根据2012年考试所体现的趋势,新一届考生应当尽早知道,要想政治考得好,需要做好哪几件事?
第一,建立框架。对于2013年考生而言,现在这个阶段效果最好的复习方法,就是先在宏观上建立考研政治的学科框架。这是考研政治与其他学科最不一样的地方。因为考研政治科目多,内容深。但又只是公共课,一方面,无法用专业课的精力和时间去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不下功夫又解决不了问题。那怎么办?就是居高临下,先宏观,后微观,先不求甚解地“跑马圈地”。建立基本框架,然后在框架上把握考点,对考点心中有“数”。我写了一本小书,叫《考研政治早知道》,有考生需要的具体操作方法。
第二,梳理线索。完成这一重要任务,需要读一本结合考点,针对真题,展开理论体系,梳理逻辑线索的教材。推荐同学们参阅我编著的《考研政治精选实用教程》。这本教程一方面注重了解析的透彻性,把考点内涵讲透,一方面注重解析的全面性,把考点与考点之间、考点群与考点群之间的关联性讲明。它清晰地突出了逻辑线索,明确定位考点。便于同学们“开门见山”,抓住重点。在这一阶段,会产生一些疑难问题,可以通过查阅我为考生写的《历年真题精析》及时得到指导。为获取更多信息,还可以登录我的博客。
第三,破解难点。暑假期间是复习考研政治的黄金季节。农民种田,“一年之计在于春”。考研政治,最重要的阶段是暑期。其一,这一阶段可集中支配的时间较为完整充裕,便于整体安排,系统复习。其二,一年有半,2012年一年的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已显端倪。其三,2013年的“考研政治大纲”行将出台,考点渐次浮出水面。考生可将看书,听课,思考结合起来,获得最有效的复习效果。
第四,锁定考点。随着冬季的脚步走近,冲刺的时刻悄然来临。这个阶段相当于农民的秋收时节,既有工作的繁忙,又充满收获的欣喜。这个阶段一是要把握命题的重点方向,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要进行最后阶段的实战训练,做到有备无患。
考研是辛苦的,但考研的辛苦决不会白费。这个过程让我们在努力中淬炼人格,在奋斗中享受欢乐,在辛劳中塑造尊严,在坚持中超越自我。让我们通过考研的努力把青春点燃,让青春发出的光芒照亮通往未来的美好岁月。
考试须知:考研成绩查询时间 ♦2012分数线预测 ♦2012考研真题及答案
复试调剂:历年复试分数线 复试时间 ♦2012调剂信息 调剂指南及流程
2013考研:2013年考研时间表 ♦2013考研辅导全程班:海文 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