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来源:跨考考研发布时间:2014-01-04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

  A. 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B. 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 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对于某一自然现象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实验。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所以,B选项正确。

  2.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A. 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B. 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 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 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答案】C

  【答案解析】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有一定联系,也有区别。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C选项正确。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重复性以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所以AB选项错误,从认识论的角度讲,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难度无法比较,所以D选项错误。

  3.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其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

  A. 劳动补偿

  B. 价值补偿

  C. 实物补尝

  D. 增殖补偿

  【答案】B

  【答案解析】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产品积压意味着商品生产者没有完成商品交换,没有得到商品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补偿,所以导致企业倒闭。所以,B选项正确。

  4.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确分析这些新变化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是

  A. 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B.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

  C.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D.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答案】C

  【答案解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C选项正确。

  5.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20多年的实践,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A. 辅助性作用

  B. 决定性作用

  C. 基础性作用

  D. 补充性作用

  【答案】B

  【答案解析】党的十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进一步部署,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B。

  6.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不断推进。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A. 实行差额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