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来源:万学教育发布时间:2015-12-28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辩证法认为,质和量的统一为度。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材料中主人就给愚人加了点盐,味道很好,而愚人直接把放进嘴里,食盐过多,超过一定的限度,所以又苦又咸,所以本题答案是选项B。

  2. 【答案】A

  【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世界历史性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第一种观点认为认识规律,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就实现的自由,所以,第一种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自由是随心所欲,从主观出发,为所欲为,是一种唯意志论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正确观点,第二种观点是错误观点,选项BCD明显错误,所以本题答案选选项A。

  3.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率的内涵。剩余价值率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表现。公式为m'=m/v,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在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c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被转移到产品中去,并没有发生价值量的变化;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v在生产过程中则实现了价值增殖,即带来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率是它所带来的剩余价值同实际发生作用的可变资本之比,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能够表明雇佣工人所创造的价值有多少被剥削,有多少归自己,表明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所以,剩余价值率也叫剥削率。由于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所花费的时间又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或可变资本价值等价,而剩余劳动则生产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率又可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或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比来表示。本题中的v=10万,m=120-100=20万,故剩余价值率m'=m/v=20/10=200%,故正确答案选C。

  4.【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美国主导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对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但也维护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持续20多年的繁荣被称作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这一 时期也是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全盛时期。但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 持续性的生产过剩和利润率低迷,导致了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在"滞胀 "问题面前失效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加深和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矛盾的激化,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随后,西方国家普遍走上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经融化程度不断提高。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一系列深刻的重要转变:一是经济结构的信息化或后工业化,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以金融和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二是经济的全球化特别是资本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真正具有全球性。三是资本虚拟化或金融化,虚拟经济相对于实体经济急剧膨胀。四是新自由主义化,以私有化、自由化和国家干预最小化为核心的政策获得了支配地位。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是选A。

  5.【答案】D

  【解析】实事求是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全过程,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是两大成果各个基本观点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

  6.【答案】B

  【解析】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7.【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认识到其发展是一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又要认识到其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8.【答案】C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其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9.【答案】B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政治上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殖民列强瓜分的狂潮,使得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甲午战争彻底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促使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各阶层纷纷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10.【答案】C

  【解析】魏源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他不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因此正确答案是C。

  11【答案】D

  【解析】忻口会战是平津失陷、淞沪会战开始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第二战区组织的一次以保卫太原为目的的大会战,忻口中国守军的勇敢作战,日军自10月13日开始进攻忻口中央阵地,到10月底,双方激战半月之久,日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些地区,因此忻口会战成为在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国共两党军队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一次战役,因此本题答案是D。

  12【答案】C

  【解析】该题考察的是《关于清算、减租以及土地问题的指示》。该政策的提出开始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的过渡。因此,C选项正确。

  13.【答案】B

  【解析】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在现阶段爱国主义都有不同的特点,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因此本题答案是选项B。

  14.【答案】D

  【解析】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救济。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立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行政保护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司法救济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因此本题答案是选项D。

  15.【答案】C

  【解析】解析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因此,答案选C。

  16.【答案】B

  【解析】自2015年初开始,欧洲遭受了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难民危机。导致难民数量增长的根本原因是指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内在原因。因此,答案选B中东地区战乱、冲突和动荡加剧。其他原因都是外在原因,不构成根本原因。

  二、多项选择题

  17.【答案】ACD

  【解析】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是相对稳定的,只有靠人的理想思维才能把握,它并不随人们的认识变化而改变。所以B项说法错误。任何事物的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标明特征,人们能够透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并且借助于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故ABC正确。

  18.【答案】ABC

  【解析】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之一,时间是指物质运动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题干中诗句的意思是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这正是蕴含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D项中描绘了太阳、乌云、群山、大雨、狂风等事物间的意境,没有体现时间的一维性,故排除D项。其余三个选项,只要明白其中的意思,都共同体现出了时间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不可逆,也就是体现了时间的一维性。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BC。

  19.【答案】AB

  【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就是"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这种绝对消费能力不足,就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故A、B项正确。C项说法错误。D项中,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与经济危机的发生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也不选。

  20.【答案】ABD

  【解析】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首当其冲当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这位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所以D项必选。另外,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促进了国际分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所以B项是正确的。从政治角度来看,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所以A项是正确的。C项所述只是企业自身个体行为,并不成为"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与题意不符,故不选。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BD。

  21.【答案】AC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选项A正确,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故选项C正确,科学社会主义在掲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不会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细致的描绘,选项B错误,空想社会主义也对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选项D错误,所以本题答案选选项AC。

  22.【答案】ABD

  【解析】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表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国际投资合作水平日益提升。并没有使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得到根本性改变,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BD。

  23.【答案】AD

  【解析】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放活民间投资的普惠政策,如保障民间投资在电网、电信、铁路等非竞争性领域的参与力度等,实施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以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而选项"鼓励所有民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允许各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与题意无关。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D。

  24.【答案】ABCD

  【解析】内容属于时政方面,但契合毛中特考点。四个选项均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的主要措施。

  25.【答案】ABCD

  【解析】内容属于时政方面,但契合毛中特考点。四个选项均是简政放权的目的。

  26.【答案】ABC

  【解析】选项D"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应该排除。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C。

  27.【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虽然提倡学习西方,但是没有彻底否定"中学",应该排除选项A。选项B是维新运动失败的外因,选项CD是维新派失败自身的原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CD。

  28.【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意义,选项D是新文化运动的局限,其他选项都是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C。

  29.【答案】ABCD

  【解析】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曾经提到: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等内容。选项ABCD都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30.【答案】ABCD

  【解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和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征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之一,它主要强调制度层面的内容,它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整体。由此可以看到,法治体系既有法律的制定,也有法律的落实,法律体系只是具体的制度内容,是静态的法律文本,也没有强调法律的落实。所以本题答案是ABCD。

  31.【答案】AB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一道理解与识记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既是享受各种法律权利的主体,又是承担各种法律义务的主体。在现代法治国家中,不存在存纯粹的权利主体,也不存在纯粹的义务主体。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首先,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的法律义务履行为条件;同样,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 行也必须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根据,法治社会中不存在没有权利根据的法律义务。其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离开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就失去了履行的价值和动力,同样,离开了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形同虚设。最后,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还具有二重性的关系,即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也是义务行为。故本题选ABD,C选项是干扰项。

  32.【答案】ABCD

  【解析】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习近平就携手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格局、让中华民族子孙后代共享美好未来提出: 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 坚持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答案选ABCD.

  33.【答案】ABD

  【解析】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新的货币篮子将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人民币成为除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外"入篮"的第五种货币。世界货币秩序16年来第一次发生改变。人民币"入篮"对世界经济有助于增强SDR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使.中国的经济地位得到国际认可,全球经济格局发生积极变化,有助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但是,人民币不能在短期内将成为在全球金融市场上使用水平最高的货币。所以,答案选ABD。

  三、分析题

  34. 【答案要点】

  (1) ①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在认识过程中,需要经历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 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②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 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 识"的无限循环。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从人民 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说明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认识 过程是反复的、无限的,认识和实践做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不仅是因为它的提出和形成是一个过程,而且是因为它的协调推进也将是一个过程。

  (2)"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 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唯物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 物的内部矛盾性。"四个全面"战略构想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思想。

  第一,体现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思想。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四个 全面"不仅竭示了"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之间的联系,也揭示各自战略目标和举措之间的关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四个全面"思想也达现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一辩证思想。

  第二,辩证法要求我们用整体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題。"四个全面"思想贯彻了唯物辩证法全面看问题的方法。"四个全面"中每一个全面都不是孤立的,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第三,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方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如要求人们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等,"四个全面"思想也是矛盾 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这"四个全面"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有重点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而其他三个全面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举措。

  总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唯物辩证法思想的集中反映和深刻展现。

  35. 【答案要点】

  (1)第一,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必须以铁腕治理。从铁腕治污我们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第三,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

  第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

  (2)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铁腕治污"及其引发的讨论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启示有:

  第一,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第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生态红线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要让生态红线的观念广为人知、根深蒂固。

  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要加快"立改废"进程,尽快完善生态环境、土地、矿产、森林、草原等方面保护和管理的法律制度,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四,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而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36. 【答案要点】

  (1)第一,"赶考"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和"建设"的重大任务。

  第二,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尚未完成。比如,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还没有推行;官僚资本主义还存在;全国性的各级人民政权还没有建立等。

  第三,中国共产党将成为全国性执政党,面临执政的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地方性政党转变为全国性政党,如何执政对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第四,全国性政权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将面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近代以来,先进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结果大多以失败宣告结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性政党建立以后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

  (2)第一,这说明我们党在执政60多年、现代化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情况下,面临新的世情、党情和国情,迫切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第二,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发扬西柏坡精神,始终坚持和弘扬"两个务必",即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导下,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37. 【答案要点】

  (1)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品德操守等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家风不正,家庭成员的个人品行也容易出问题。家教是实现家庭美德与家风互动的中介环节,要通过注重家教来推动良好家风的传承和落实。良好的家风对整个社会风尚有着重要影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 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自古以来,家风是社会秩序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的传承过程,同样也是延续文明基因的过程。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传承、倡导好家风,就能营造清明和畅的政风、党风、民风,就能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发挥"家"的更大正能量。家风和家教绝不是私人的,是中国人最切身的文化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富滋养。传承好优良的家风,其实就是传承中华民族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之风。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家风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基础,拥有好的家风方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好的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条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家风是重要抓手,重在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只有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美德,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正是有了家风这样的微观载体,其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加具体、鲜活。

  38. 【答案要点】

  (1)第一,联合国宪章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安全,促进国际合作,原则是各主权国家一律平等等。但是,非传统安全和发展问题,霸权国家的挑战,联合国自身存在的问题等都影响着联合国权威性的发挥。因此,当今世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极其重要。

  第二,当今世界面临着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和各种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只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才能维护地区稳定,才能维护世界和平,才能解决各种非传统安全的威胁。

  第三,当今世界贫富悬殊,南北差距扩大问题依然严重存在,世界各国只有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才能消除贫富悬殊,减少南北差距,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第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要求。

  第二,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依存的程度空前扩大。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第三,倡导命运共同体意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向,强调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利益,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整体利益。

  第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建立平等相待、互谅互让的伙伴关系;营造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鉴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第五,因此,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了联合国宪章的精神,符合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