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经济师考试初级金融专业辅导讲义(33)

来源:中大网校发布时间:2012-05-24

查看汇总:2012年经济师考试初级金融专业辅导讲义汇总()

    经济师考试初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辅导讲义(33)

    第七章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概述

    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对执行流通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发端于商品交换。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理论模型)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分析经济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社会各个部门的货币需求量,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对社会各个部门的货币需求产生影响的。

    (一)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

    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分析先以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可表达为:

    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这一规律可用符号表示为: PT/V=Md

    式中,P是商品价格,T是商品交易量,V是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 是货币需求量。公式表明: 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这几个因素。

    马克思揭示的货币必要量规律,是以他的 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该理论的前提条件是:

    (1) 黄金是货币商品。

    (2) 商品价格总额是既定的。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对比关系,因此,商品价格并非取决于流通过程,而是取决于生产过程。

    (3) 这里考察的只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而没有考察与整个再生产过程密切相联系的储蓄、投资、资本运动等引起的货币需求,甚至连同商品交易有关的信用交易、转账结算也排除在外。

    「例题。单选题」马克思货币必要量规律的理论基础是( )。

    A.劳动价值论

    B.剩余价值论

    C.货币金属论

    D.货币数量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马克思揭示的货币必要量规律,是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故此,选A.

    (二)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欧文。费雪(Fisher)于1911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是货币数量论的代表作。在该书中,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也被称为费雪方程式,即:

    MV=pY

    其中M是总货币存量,p是价格水平,Y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它代表了单位时间内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该方程式表明,名义收入等于货币存量和流通速度的乘积。

    上式还可以表示为:

    p=MV/Y

    这一方程式表明,物价水平的变动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动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变动成正比,而与商品交易量的变动呈反比。

    剑桥学派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问题。每个人持有多少货币,有种种原因,但在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之间总是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因此有:

    Md=kpY

    式中Md为名义货币需求,Y代表总收入,P代表价格水平,K为以货币形式保存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这就是有名的剑桥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是两个意义大体相同的模型,但存在显著的差异:

    第一,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第二,费雪方程式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剑桥方程式是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存量占收入的比例。现金交易说vs现金余额说

    第三,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宏观;剑桥——微观。

    「例题。单选题」费雪认为,从长期看,物价水平变动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动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变动成()。

    A.正比

    B.反比

    C.无关

    D.平方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费雪认为,从长期看,物价水平变动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动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变动成正比。

    (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用流动性偏好解释人们持有货币的需求。

    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等三种动机决定的。

    凯恩斯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主义把可用于储蓄财富的资产分为货币与债券,认为货币是不能产生收入的资产,债券是可以产生收入的资产。凯恩斯主义把人们持有货币的三个动机划分为两类需求。一是消费动机与预防动机构成对消费品的需求,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即消费增量占收入增量的比率;二是投机动机构成对投资品的需求,人们对投资品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而“资本边际效率”主要由利率水平决定。

    由于利息是人们在一定时期放弃手中货币流动性的报酬,所以利率不能过低,否则人们宁愿持有货币而不再储蓄,这种情况被称为“流动性偏好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