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资料生产三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2、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3、在社会生产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5、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处在变动之中,生产关系则具有相对稳定性
6、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7、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8、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最基本的经济特征,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
9、商品经济产生的原因: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是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10、三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商人的出现
11、市场体系的作用:提供资源配置效率功能、经济联系功能、利益关系调整功能、信息产生与传递功能、社会评价功能
12、市场经济一定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不一定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1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都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
14、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15、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反应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属性
16、商品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17、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18、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9、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0、价值形式的四个阶段: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某一种商品)、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系列商品)、一般价值形式(分离出来)、货币价值形式(固定)
21、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3、商品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24、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的决定因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货币需要量=商品价格总格 / 货币流通速度
2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