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还能走多远

来源:东方网发布时间:2006-05-31
“英语完全成了考试的工具!”孙复初,这位老教授,当了近30年的一线英文教师,担任过清华大学外语系副主任,教过一万多名清华大学生,编了几本英语大词典。而眼下,他却正越来越痛心于英语在国内的“遭遇”。于是他在媒体上公开质问:“英语四六级考试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他一再呼吁:“应该下决心把四六级英语考试停掉!”(《中国青年报》5月24日)

  语言学习被“肢解”了,过了四六级不等于掌握了真本领。在孙复初看来,英语课变成了学习期限最长、周学时最多、考试最多、财力和精力投入也最大的一门课。而四六级考试对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没什么帮助,本应作为语言工具的英语倒是被附加了过多的价值:四级不通过,不能拿学士学位;六级不通过,不能拿双学位或硕士学位;用人单位招聘,六级证书也往往成为必要条件;成了衡量学校教育水准、行政官员政绩的重要尺度,而为升级达标,更有学生宁可荒疏学业也不得不顺从过级的大趋势,弊端丛生。“四六级考试培养的就是应试能力。”难怪有人喟叹,学生们四六级考试倒是过关了,可是英文文献读不了,英文论文写得错误百出。

  在当今世界,英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英语不再是作为一门交流的语言学科,而是成了竞技的考试学问,英语学习的功能被无限夸大,远远超出了语言工具的范畴,完全背离了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显然是失之偏颇的。学好英语并没有错,问题是如何学,学多少,多少人应该学。

  英语,是个尴尬的存在。已经学习英语多达9-12年,却依然没有掌握基本的应用能力。作为工具的英语及四六级水平测试异化成应试性很强的考试,是不是背离了当初为检测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初衷?急功近利的考试技巧培训所带给学子的不是能力提高,而是“对英语的兴趣反而降低了”。“英语热”风行全国,目前来看,英语教育是我国学历教育体系中教育对象范围最广、教育持续时间最长的部分。依照日前举国皆陷入学习英语狂潮的大好形势,照常理推断,国人的英语水平应当是“顶呱呱”,听、说、读、写应该没什么问题。但事实上效果却不是理所当然的“上好佳”,而是令人尴尬的“广种薄收”,张不了口说英语,写出来的文章也是错误百出。

  如果说英语四六级还有存在价值及作用的话,那就是,四六级考试已经成为一个产业,从组织考试收报名费,到开培训班收辅导费,还有出版社、学校印制的辅导资料和书目都多得让人难以统计。有学者相信“英语四六级考试每年对GDP的贡献是很大的”。国家审计署指出,2003年至2004年,教育部一些所属单位未经批准自行收费1.54亿元,其中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向各地主考单位归集英语四六级考试费1.4亿元。

  和英语的表面强势相比,汉语遭遇了实质的忘却和落寞。当越来越多的人“证明”自己的英语能力时,已没有人用时间和精力问津汉语能力的高低。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民族文化的载体,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和民族凝聚力。法国为抵制英语的文化侵略与霸权,不惜从立法层面上捍卫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难道我们的母语就没有打一场“保卫战”的必要吗?面对日渐萎缩并消亡的母语,我们能够坦然处之吗?

  “现在是到了请出专家对教育问题进行会诊的时候了。”孙复初宣称,“希望中央决策层像重视农业问题、经济问题一样重视教育问题,请出教育家来治理教育!”但需要指出的是,四六级考试的弊端究竟在哪里,以及四六级考试改革应往何处去,改革之后应如何应对伴随而生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有个通盘的考虑和规划,在破除旧的考试之前,必须及时构建新的考评体系。(作者:郭立场)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