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基金半年报将披露基金的分仓费用,而令投资者失望的是,基金分仓佣金费率维持万分之八的概率非常大。
从第一只公募基金开始,基金的股票交易佣金率为万分之八,这一惯例因循十三年不曾改变,当初具优势的券商分仓费率,在券商佣金率大幅下调的情况下显得非常不合时宜。
而基金此种不作为,不仅是“崽卖爷田不心疼”,甚至还将滑向违规的泥潭,涉嫌利益输送。
研究服务:少数券商与基金的游戏
自中国出现公募基金之后,券商为基金提供研究服务、基金根据其所提供服务的质量给予交易量的模式逐渐形成。
2010年,基金行业为券商提供了62亿元的分仓佣金,在市场下跌过程中,这仅比上一年的牛市下降7.9%。
但这种模式也面临挑战。这些年来,基金公司均朝着组建独立研究团队努力,不少大型基金公司已经具备了与一流的券商研究所抗衡的研究实力。
“在投研方面,由于大公司自身配备的完备,几乎难以找到与大型公募基金合作的空间。”上海一家中型券商研究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人士今年以来先后拜访了北京、深圳的一些大型基金公司,感到为这些公司提供研究服务几乎不太可能。
据记者了解,以北京三家资产管理规模进入前十名的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和银华基金为例,研究人员的数量均达到110人以上,即便是与一流的券商研究所相比,也不遑多让。
而目前,部分中型基金公司也在朝此方向努力,据总部在深圳的一家基金公司研究总监对记者表示,未来将加大招聘研究员的力度,能让团队全面覆盖所有行业和上市公司。
转投买方正成为优秀卖方分析师的一种趋势,申万研究所策略分析师袁宜转投富国基金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等类似事件不断上演。
这种趋势的结果:一是基金分仓佣金向少部分优秀券商集中;二是券商人才流失严重、提供服务的能力下降。
前者导致中小券商研究所经营难以为继。“研究所主要是为公司下属基金公司提供服务,赚取一些分仓收入。”在与记者私下交流时,一位券商研究所负责人对此直言不讳。
后者则导致基金的独立性加强,卖方分析师的价值在下降。一位大型基金公司总经理曾向记者描绘卖方分析师与买方分析师的比较,“前者是羊,会叫不吃肉;后者是狼,不叫但会吃肉。”
以分仓换销售规模暗流涌动
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本应该更有理由提出把分仓佣金费率下调,但谁也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者,许多基金公司不作为与当前的基金销售困局密切相关。
早在2007年2月,证监会就明确指出,基金公司不得将席位的开设与证券公司的基金销售挂钩,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证券公司承诺在席位上的交易量。
不过,这似乎难以杜绝:以公募持有人支付的佣金来换取规模扩张,正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据业内人士透露,上海的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在今年初发行ETF时,恰逢大盘行情差,该公司产品销售举步维艰,甚至面临募集期结束无法达到2亿元的最低成立门槛的窘境,而该公司则是通过与券商签订协议,承诺给予分仓换来资金申购ETF,保证了该产品的募集成功。
这只是一个缩影。据业内销售负责人透露,自去年以来,证监会启动了产品的大扩容,不过QDII和ETF销售已经成为基金公司的老大难,这两类基金几乎均面临成立难题,券商的自有资金或者机构客户成为基金最后的“救命稻草”。
此外,则是以分仓佣金为代价,换取专户产品的规模。
北京一家基金营销人士向记者透露,该公司发行专户时就曾放在某券商的营业部销售,给予的回馈是从公募基金的分仓上进行倾斜。
违规之处尚不止于此。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在目前紧缩的情况下,从银行获得资金几乎成为奢望,而券商FOF(基金中的基金)则成为了其争抢的对象。
自券商集合理财开闸之后,券商开始推出了一些FOF产品,为了获得这些资金的青睐,基金公司会以公募持有人支付的分仓佣金作为交换代价。